第1536章 万龙迷踪(1)
1969年初春的北风裹着沙砾,在黑龙江大兴安岭的林梢间发出呜咽。张会君缩在知青专列的铁皮车厢里,听着车轮碾过铁轨的哐当声,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白桦林。他怀中紧抱着祖父张九衣留下的那本线装《堪舆手记》,牛皮封面上用朱砂写的“龙经”二字,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这是张会君第一次远离北京。作为张家文武先生张九衣的亲孙子,他从小就在祖父的教导下研习风水堪舆、奇门遁甲。张九衣曾是民国时期名震华北的风水大师,替无数达官显贵寻龙点穴,却在解放前夕突然金盆洗手,带着年幼的孙子隐居在北京胡同深处。
“会君,记住,这世上有些东西,见不得光,也碰不得。”祖父临终前握着他的手,浑浊的眼中满是忧虑,“但真到了该出手的时候,也别怕。咱们张家,世代都是跟地下东西打交道的。”
列车缓缓停在岗岗营子小站。张会君提着行李下了车,寒风立刻灌进衣领。远处土路上,几个穿着军大衣的汉子正朝这边招手。为首的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脸上有道狰狞的疤痕,眼神却透着憨厚:“知青同志们!我是生产队的王队长,欢迎来岗岗营子插队!”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欢呼:“会君!这儿呢!”张会君循声望去,只见司马灰挤过人群,嬉皮笑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又一起报名当了知青。司马灰虽然没张会君那么多学问,但胆子大,鬼点子多,在北京城里也是出了名的混不吝。
“没想到真跟你分到一块儿了。”司马灰压低声音,“我打听到了,这岗岗营子可不简单,附近老辈人都传,说这儿埋着个了不得的古墓。”
张会君皱了皱眉:“少胡说,现在讲究破除封建迷信。”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忍不住想起祖父的《堪舆手记》里提到过,东北龙脉绵延,地下古墓无数,有些更是藏着能改天换地的秘宝。
生产队的土坯房又破又潮,十几个人挤在大通铺上。晚上,张会君翻来覆去睡不着,借着月光翻开《堪舆手记》。泛黄的纸页上,祖父的字迹苍劲有力:“东北有龙脉,起于长白山,终于渤海湾。龙行之处,必有大墓。然龙脉所藏,非大福之人不能得,非大险之局不能守。”
突然,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会君急忙合上书,掀开帘子,只见王队长带着几个社员,手里举着火把,神色慌张。
“小张同志!”王队长看到张会君,眼睛一亮,“听说你爷爷是风水先生?”
张会君心里一紧:“您听谁说的?”
“甭管谁说的了!”王队长抹了把额头的汗,“队里几个后生去后山伐木,结果挖出个大窟窿,黑咕隆咚的,下去两个人就没上来。您能不能……”
“我去!”司马灰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会君,咱们一块儿去瞧瞧,说不定真是古墓!”
张会君还没来得及拒绝,司马灰已经拉着他跟在王队长身后。一行人举着火把,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后山走去。月光下,山林阴森森的,时不时传来夜枭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传来嘈杂的人声。张会君拨开树枝,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地面上赫然出现一个直径丈许的大洞,洞口周围散落着腐朽的木板和青砖,洞里隐隐飘出一股刺鼻的霉味。
“这是……墓道?”张会君蹲下身,捡起一块青砖。砖面上刻着奇怪的云纹,边缘还有朱砂涂抹的痕迹。他翻开《堪舆手记》,快速查找,终于在某一页找到相似的图案:“这是秦汉时期的墓葬风格,而且……”
“而且什么?”司马灰凑过来。
“而且这座墓,很不寻常。”张会君神色凝重,“祖父说过,云纹配朱砂,是用来镇邪的。能用到这种规格的,墓主身份肯定不一般。”
正说着,洞里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众人吓得脸色发白,王队长颤抖着声音问:“这……这咋办?”
张会君深吸一口气:“我下去看看。司马灰,你留在上面接应。”
“开什么玩笑!”司马灰抄起一根木棍,“要去一起去!”
张会君拗不过他,只好点点头。两人将火把固定在腰间,顺着墓道的斜坡慢慢往下走。墓道两侧的墙壁上画着色彩鲜艳的壁画,虽然历经千年,依然清晰可见:画中人物穿着华丽的服饰,骑着骏马,周围还有奇珍异兽。
“这些壁画……”张会君仔细端详,“描绘的好像是某位帝王出巡的场景。但我查过史料,秦汉时期东北地区并没有这样的政权。”
司马灰突然指着壁画上一个头戴冕旒的人物:“会君,你看这人!”
张会君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那人物面容威严,胸前却戴着一串奇怪的玉珠,每颗珠子上都刻着一个龙形图案。他心中一震,翻开《堪舆手记》,果然找到类似的记载:“万龙珠,聚天下龙脉之气,得之可得天下。然珠现之处,必有大凶。”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两人立刻熄灭火把,躲在阴影里。借着微弱的月光,只见几个黑影正拖着一个人往前走。那人穿着知青的衣服,正是先前下墓的队员之一。
“别动!”张会君低声对司马灰说,“那些东西不是人!”
司马灰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
“你看他们走路的姿势。”张会君指着黑影,“正常人走路会有影子,但他们没有。而且,他们的关节弯曲角度……根本不符合人体结构。”
黑影们拖着人越走越远,消失在墓道尽头。张会君和司马灰对视一眼,悄悄跟了上去。墓道尽头是一扇巨大的石门,门上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巨龙,龙身盘绕,龙口大张,仿佛要将人吞噬。
“这是……九龙抬尸棺?”张会君看着石门,脸色煞白。祖父在《堪舆手记》里提过,九龙抬尸棺是古代帝王用来镇压极凶之地的葬法,棺中所葬之人,必定是生前罪孽深重,死后也不得安宁。
司马灰已经走到石门旁,伸手去推:“别管那么多了,先救人!”
“等等!”张会君还没说完,石门突然发出一声巨响,缓缓打开。一股腥臭的阴风扑面而来,两人被呛得直咳嗽。待烟雾散尽,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惊呆了——
偌大的墓室中,摆放着一具巨大的青铜棺椁,棺椁上方,九条青铜巨龙昂首挺立,龙爪死死扣住棺椁,仿佛要将其抬往天际。棺椁周围,散落着无数金银珠宝、玉器瓷器,在火把的照耀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而在棺椁前方,几个黑影正围着先前被拖进来的队员,其中一个黑影张开血盆大口,朝那人的脖子咬去……
“住手!”司马灰抄起木棍冲了上去。黑影们听到动静,纷纷转过头来。张会君这才看清它们的真面目:皮肤泛着青灰色,双眼空洞无神,指甲长而尖锐,嘴角还挂着血丝。
“是粽子!”张会君大喊,“司马灰,小心!”
话音未落,一个黑影已经扑向司马灰。司马灰反应迅速,侧身躲开,木棍狠狠砸在黑影头上。黑影晃了晃,却没有倒下,反而发出一声凄厉的吼叫,朝他扑得更凶了。
张会君从腰间掏出一把铜钱剑——这是祖父留下的法器——口中念念有词:“天地玄宗,万炁本根……”铜钱剑划过,一道金光闪过,黑影惨叫一声,化作一滩腥臭的黑水。
“会君,你还有这一手!”司马灰一边躲避黑影的攻击,一边喊道。
“先别管那么多,想办法救人!”张会君挥舞铜钱剑,接连击退几个黑影。突然,他注意到棺椁上的九龙雕像似乎在微微颤动,龙眼中闪烁着幽绿的光芒。
“不好!”张会君脸色大变,“它们要醒了!司马灰,快撤!”
就在这时,青铜棺椁发出一声巨响,棺盖缓缓打开。一股黑雾冲天而起,墓室里的温度骤降,众人的哈气瞬间凝成白霜。张会君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正扼住他的咽喉。
“跑!”张会君拽着司马灰转身就跑。身后,九条青铜巨龙发出震天动地的咆哮,墓室开始剧烈摇晃,碎石纷纷掉落。两人跌跌撞撞地跑回墓道,却发现来时的路已经被落石堵住。
“怎么办?”司马灰喘着粗气。
张会君强压下心中的恐惧,翻开《堪舆手记》:“祖父说过,古墓必有暗门。咱们找找壁画上有没有机关。”
两人举着火把,在墓道墙壁上仔细搜索。突然,司马灰指着一幅壁画喊道:“会君,你看!”那幅壁画上,一个侍女手中捧着的玉盘,似乎与其他图案不太一样。
张会君走上前,轻轻按压玉盘。只听“咔嗒”一声,壁画缓缓移动,露出一条狭窄的暗道。
“快走!”张会君拉着司马灰钻进暗道。暗道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脚下是湿漉漉的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滑倒。身后,追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墓室坍塌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也不知跑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一丝光亮。两人奋力爬出暗道,发现自己竟置身于一片密林之中。远处,岗岗营子的灯火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呼……总算逃出来了。”司马灰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会君,那墓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张会君望着夜幕,神色凝重:“我不知道。但祖父说过,有些秘密,一旦揭开,就再也收不回去了。这次只是个开始,恐怕……我们已经卷入了一个惊天的谜团之中。”
夜风呼啸,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张会君紧了紧衣领,怀中的《堪舆手记》微微发烫,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未知与危险。而在他们身后,那座神秘的古墓正在夜色中悄然闭合,等待着下一批闯入者的到来……
张会君和司马灰回到生产队时,天已蒙蒙亮。王队长领着几个社员守在村口,看到两人狼狈的模样,急忙迎上来:“可算回来了!你们在在两人身后空荡荡的山道上。
司马灰抹了把脸上的泥水,正要开口,张会君抢先按住他的肩膀:“塌方了,墓道全埋了。我们侥幸从侧洞逃出来,没见着其他人。”他避开王队长失望的眼神,心里泛起一阵愧疚——那被粽子拖走的知青,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生产队的知青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张会君低头瞥见自己袖口沾着的黑褐色黏液,正是被铜钱剑斩落的粽子残骸。他不动声色地扯下布条缠住手臂,余光却注意到人群中一双眼睛。那是个叫胡八一的知青,浓眉下眼神锐利如鹰,此刻正若有所思地盯着他腰间露出一角的《堪舆手记》。
“都散了吧,该上工的上工去!”王队长挥挥手,声音带着疲惫,“小张、司马,你们先回屋歇着。”
回到知青点,司马灰“砰”地一声关上门:“会君,咱们就这么把真相瞒下来?那可是两条人命!”
“说出去又能怎样?”张会君从怀里掏出那本被冷汗浸透的手记,“告诉他们地下有会吃人的粽子,还有能自己动的九龙棺?王队长他们信不信先不说,要是传出去……”他没把话说完,但司马灰明白其中利害——在“破四旧”的浪潮下,参与盗墓的罪名足以毁掉他们的一生。
司马灰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突然压低声音:“我刚才在村口,听见几个老乡在嚼舌根。他们说二十年前,有支勘探队来过这儿,也是在后山失踪的。队里有个技术员,死的时候手里攥着半块刻着龙纹的玉佩。”
张会君的手指猛地攥紧书页。祖父的手记里,确实记载过一种“万龙玉佩”,传言集齐九块便能解开龙脉核心的秘密。他正要开口,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
“让开!都让开!”
张会君拉开门,只见几个社员抬着个担架匆匆跑过。担架上的人浑身湿透,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白色,正是昨夜下墓的知青之一。胡八一和另一个叫王凯旋的知青跟在旁边,两人脸上满是焦急。
“这是怎么回事?”张会君拦住胡八一。
“我们在后山溪涧找到他的。”胡八一脸色阴沉,“他昏迷前一直念叨着‘龙睁眼了’‘珠子在发光’,还死死抓着这个。”他摊开手掌,一枚布满水锈的玉珠躺在掌心,表面雕刻着若隐若现的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