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失败的判断,而非错误的判断(第2页)

  不过呢,说到这里时,新国军没有迅速的剿灭洪冬泽的军队,那也是因为新国军也有很多的弊端,在作战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另外呢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可能天时地利人和更加在贴近于团民会。

  鬼子进攻,正好全国的呼声也是“停止内战”,再加上新国的土地本来就辽阔,你新国军打,那我团民会的军队就跑。

  我又不跟你打,你追我就跑,一直疲劳着你。

  就相当于老鹰抓小鸡一样的,我这个小鸡一直躲,你这个老鹰也是不好抓。

  同样的,这一次石中元想到借助国际联合组织的力量,也没有考虑到国际形势。

  普鲁士那边在崛起,撒克逊与高卢也在防着普鲁士,而对于樱花国这边,撒克逊与高卢根本就不算与樱花国做实质性的争斗,大不了就是口头上警告两句。

  而米立坚那边呢,发战争财的国家,他想的就是我坐山观虎斗,你们打,你们打,你们打的越火热,我的军火卖的越多,对于米立坚这样的国家,卖武器装备这样的甜头,他们是非常喜欢的。

  再加上新国十四年米立坚经济大萧条,米立坚更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动枪动炮了,全世界现在都在动荡,他能置身事外当然是最好了,这样的话,你其他国家都在饱受战争的摧残,而我呢,则可以慢慢的休养生息,我还可以摆出一个中立的样子来卖武器赚钱。

  甚至看你们打得差不多了,我再来收一网。

  所以说,石中元想借助外力来解决鬼子的侵略想法并不是完全错,只不过他没有把整个国际形势一起连起来。

  这就导致了,他这次的决定又“失败”了。

  这里我们说的是失败而不是错误。

  因为他这个决定是不完全错误的,只能说失败了。

  石中元决定用卖惨的形式来达到国际上的同情,可是显然失败了。

  十一月五日拂晓,第十军在大雾涨潮之时实时登陆,有舰队护送到临安湾鑫山附近后,突然从多处登陆,对新国军队防线背后实施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