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春闱(第3页)

 “夫君安排就好。”苏玉儿靠在他的身上。

 随着齐王与卢丞相的党羽彻底倒台之后,原本作为吏部尚书的柳慕之,也跟着流放了!

 萧墨寒前几日才确定苏宁浩作为此次春闱的主考官,同时大力实行科举制度,吸纳大量的寒门子弟进入朝堂。

 纵然是出身寒门的才俊,都有机会登上高堂,这无疑不是一步登天的好机会。

 这段时日京城热闹非凡,都是各地前来京城赴考的考生们,还有提前一两个月就到了的,也有提前半年就住在京城。

 这一日

 天还未亮时,京城东城南面的贡院大门外早已人头攒动,成千上万的考生们早已在此等候。

 此次恩科会考,机会难得。

 无论是朝廷的官员,还是赶来应试的考生,都十分重视。

 此次,朝廷派大臣苏宁浩前来,当此次春闱的主考官。

 此时,天色已渐渐亮了起来,阳光明媚,更是迎来了久违的暖意。

 贡院大门外,走来一群官兵,他们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百步之内,任何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四周陪同应考考生前来的家人们,及看热闹的百姓们都围在远处,不停的望着贡院里的情况。

 考生们的家人紧张的张望着,这是考生们唯一的出路,都压在这条独木桥上。

 不多时,走出一队侍卫,只见他们高声喊道:“时辰已到,考生入场!”

 唰的一声!空地上的人都已围了上来。

 这会试乃是金盛王朝的国考,容不得出半点疏忽。

 进入贡院的唯一入口处,侍卫们维持着秩序,督察院的人监督着,贡院的官员负责学子入院的检查。

 “所有考生,将文解、家状等物出示一下。”最前面的侍卫喊道。

 所谓的文解和家状,就是户口本和介绍信。

 费了好长时间,还有许多考生未进入考场。

 “下一位,姓名,年龄,籍贯!”

 记载的侍卫连头都没有抬起,直接喊道。

 “公孙策,年三十五岁,西丰城人士。”只见一位清瘦高挑的书生缓缓的说道。

 此时,记载的侍卫,抬起头看向公孙策,“公孙先生,你怎么又来了?”

 四周的考生们也议论纷纷……

 “这公孙策怎么又来了?每次都不让他进入考场会考。”

 “就是啊!也不知道得罪了谁。”

 “谁愿意放弃会考,此次春闱属于恩科考试,能有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也不愿意放弃。”

 “那就看看他能否进去,唉!”

 正所谓,寒窗苦读十余年。

 不就是为了今日出人头地吗?

 可是有的人,连踏上这条路的机会都没有。

 就在这时,人群里走出一位身穿红袍,手拿一把折扇的公子。

 “九皇子,有何安排!”一旁的侍卫恭敬的问道。

 九皇子露出那张无比英俊的笑脸:“按照正常流程,核对好信息后,将人放进考试。”

 随即,他转过头对公孙策说道:“祝公孙先生春闱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