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为仙闲坐有狸奴
第二十六章 隐于市(第2页)
事实上,虽然今人乐于效法古人,凡事爱以九品论制,但还未入道的炼气境如何划分层次,在修仙界一直未有定论。
炼气境的层次说白了就是真气多寡,按说当以全身两千多道经脉尽数贯通,真气盈满为最高的九品境界。
可世人皆有元脉限制,莫说两千,一千已是出类拔萃的资质,而且通常修炼到贯通五六百经穴之后足以凝元入道——按这个标准,几乎所有炼气弟子都在二品以下,完全没有划分的意义。
可如果把九品的标准定得低了,比如定为大周天之数三百六,那倘若真有风怜一般的绝世天资硬是修至真气盈满也不凝元,就成了“炼气五十多品”的怪物,贻笑大方。
话语权掌握在老头子那帮理论家手里,自然不肯趟这浑水,留人话柄。于是干脆将炼气境踢出了玄门九境之外——还未入门,谈什么境界层次?
于是广大炼气修士只能找个统一的参照,来印证自身修为——那
就是仙盟的灵圆。
似乎当初首创灵圆的那位仙盟高人亦有此意&
这就让阿原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继续将五行真气都修炼至六层一试凝元,则转动五行之轮时恐有偏差。可要散功重修,他也下不了那个决心。
而且就算要重修或是调整,阿原也没有合适的功诀。他那套五行功法在江湖上可以算是奇遇,可在仙门看来根本一钱不值,甚至可以说是误人子弟的垃圾。
可怜原大侠在外漂泊一年,历尽艰辛,回头再看基础竟生生打偏了——难怪当初雨师姐要他不要乱练内功,原来确是一番好意。
而事到如今,要增进修为也好,要重炼五行真气也好,要拿到凝元真法也好,都落在灵石二字之上。
…………
找准了奋斗的目标,阿原更加精神百倍。反正有隐溪庐和古剑在,他一天修炼两个时辰足矣,白天就在坊市打转,晚上再回山上悟道练功,每天都过得充实无比。
转眼又是七八日下来,阿原终于拿到了第一笔收入——并非风师兄给的抽头,而是卖掉了当初在百忘山仙墓中采的几株灵芝。
灵芝这种药材,坊市上多是卖的,少有收的。还好碰上了玄素师姐这样的好买家,调笑着给了他三块灵石。
第一桶金到手,阿原喜不自胜,连睡觉都是咧着嘴。
难得三块灵石之中有一块七
分土三分火,阿原索性直接用萃灵诀吸化了,一来平衡一下五行真气,二来也印证一下风师兄说的“转化率”。
每天用萃灵诀从古剑玉玦上吸化灵气,早已熟极而流,就跟喝水一样自然。火土两气迅速壮大,那畅快远不是打坐修炼所能相比的。
炼气境的层次说白了就是真气多寡,按说当以全身两千多道经脉尽数贯通,真气盈满为最高的九品境界。
可世人皆有元脉限制,莫说两千,一千已是出类拔萃的资质,而且通常修炼到贯通五六百经穴之后足以凝元入道——按这个标准,几乎所有炼气弟子都在二品以下,完全没有划分的意义。
可如果把九品的标准定得低了,比如定为大周天之数三百六,那倘若真有风怜一般的绝世天资硬是修至真气盈满也不凝元,就成了“炼气五十多品”的怪物,贻笑大方。
话语权掌握在老头子那帮理论家手里,自然不肯趟这浑水,留人话柄。于是干脆将炼气境踢出了玄门九境之外——还未入门,谈什么境界层次?
于是广大炼气修士只能找个统一的参照,来印证自身修为——那
就是仙盟的灵圆。
似乎当初首创灵圆的那位仙盟高人亦有此意&
这就让阿原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继续将五行真气都修炼至六层一试凝元,则转动五行之轮时恐有偏差。可要散功重修,他也下不了那个决心。
而且就算要重修或是调整,阿原也没有合适的功诀。他那套五行功法在江湖上可以算是奇遇,可在仙门看来根本一钱不值,甚至可以说是误人子弟的垃圾。
可怜原大侠在外漂泊一年,历尽艰辛,回头再看基础竟生生打偏了——难怪当初雨师姐要他不要乱练内功,原来确是一番好意。
而事到如今,要增进修为也好,要重炼五行真气也好,要拿到凝元真法也好,都落在灵石二字之上。
…………
找准了奋斗的目标,阿原更加精神百倍。反正有隐溪庐和古剑在,他一天修炼两个时辰足矣,白天就在坊市打转,晚上再回山上悟道练功,每天都过得充实无比。
转眼又是七八日下来,阿原终于拿到了第一笔收入——并非风师兄给的抽头,而是卖掉了当初在百忘山仙墓中采的几株灵芝。
灵芝这种药材,坊市上多是卖的,少有收的。还好碰上了玄素师姐这样的好买家,调笑着给了他三块灵石。
第一桶金到手,阿原喜不自胜,连睡觉都是咧着嘴。
难得三块灵石之中有一块七
分土三分火,阿原索性直接用萃灵诀吸化了,一来平衡一下五行真气,二来也印证一下风师兄说的“转化率”。
每天用萃灵诀从古剑玉玦上吸化灵气,早已熟极而流,就跟喝水一样自然。火土两气迅速壮大,那畅快远不是打坐修炼所能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