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江南静好(第3页)

  他隐隐意识到身边人在瞒着自己什么,尤其是母后和杜成若,却并未重刑拷打护卫逼问,本就是不远惊动母后。

  恰好,太医的话,给他送了现成的前往江南的由头。

  ……

  此时的江南,正值初夏。

  云乔坐在树下石凳上,纤纤手指捏着针线,一针一线的绣着帕子。

  她绣工如今练得还算不错,只是积年累月的不碰针线,如今做着针线活,难免有些磕破扎伤的。

  指尖落了许多的针眼血口,如今都已结痂,瞧着却还是有些可怖。

  从前给女儿留下的那笔银子,被埋在了扬州的沈府。

  她是从长安逃出来的,哪里敢回去沈府那个可能到现在也还在萧璟耳目下的地界。

  偏生女儿年岁小,她舍不得孩子受委屈,自然得自己学着赚银子。

  好在从前跟着姑苏的绣娘学过女红,上手倒是不难。

  这数月里,云乔身子养的差不多后,便愁起了如何养孩子的事。

  老婆婆说从前陈晋留下过一笔钱,足够把小丫头养大,让她不要为银两烦忧。

  可云乔本就对陈晋愧疚难当,女儿更是和他半分干系也无,如何有脸用他的银子。

  至于沈砚,他病体孱弱,自个儿在码头做工争下来的银子,说不准还不够给他自个儿拿药呢。

  云乔活了二十来年,第一次有了自己要养家糊口的意识。

  那些养在深闺时学的东西,都是为着有朝一日嫁入高门,能做夫婿的解语花,哪里是能自己营生过活的本事。

  唯独少时家里请了擅长苏绣的绣娘教她女红之事,让她在这时,有了个赚银钱的营生。

  云乔会作画,笔下的画,也算有几分灵气。

  她自个儿画了花样子,照着那花样子做出绣品来,托婆婆送到绣坊去问价,每月下来,倒还算有进项,能养活孩子和自己。

  虽则手指落了不少的伤,这些日子,云乔的心情,却是从未有过的轻快。

  好像那些憋屈苦闷,全都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