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朱元璋悠小淘
第103章 话题跑偏十万八千里的父子(第2页)
自然而然,也就分薄了他们在本次科举士子的影响力。
老朱当真是越听眼睛越亮,是的,他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大权独揽,还跟皇权有冲突的丞相看不惯。
自然也不乐意那些考上来的进士们,对于朝廷的执政造成更大的冲击。
更何况就像现如今的大明朝,可谓是浙东党与淮西党两党争锋。
这让老朱亦是大感头疼,而之前的科举,则是大量的浙、赣、直隶地区的读书人纷纷涌上朝堂。
所以,之后废除科举,除了科举录取的有不少庸碌之材外。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那些科举所取之士,多为江南人士,同样也引起了老朱的警惕。
之前的南北分榜,让老朱眼前一亮,至少能够从法理上去确定增长北方的读书人的录取比例。
有利于北方的读书人们对于朝廷的认同。
但是,除了他常升这个甚是突兀的状元郎之外。
榜眼、探花以及大部份的名列前茅者,仍旧是那些江南人士。
这个问题,老朱正愁不知道该当如何解决。
而好大儿又甩出了这么一个可谓是相当阴损的招数。
“老大啊,你可真是能耐啊,这一招可真是够阴损的,哈哈哈,不过咱喜欢。”
听到亲爹那肆意张扬的狂笑声,朱标白脸不由得一黑。
你这是夸自己亲儿子的态度吗?
“不过,你这一招,虽然损害了江南读书人的利益。
换来的,却是我大明诸省读书人对于朝廷的齐心拥戴。”
“爹若是觉得好用就行,孩儿主要是觉得如此一来,我大明诸省的读书人,也算有了机会为朝廷效力。”
“不然,三五省读书人以治天下,不但容易结党营私,更容易动摇国本。”
老朱亦是深以为然,频频颔首不已。
好大儿的想法是对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再怎么慢工出细活都不过份。
朝廷的官吏想必又会叫苦连天,甚至还有可能,那些朝廷重臣们为了自己私心,又会各种阳奉阴违。
不过对于一辈子都勇于挑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绝不回头的天下第一执拗朱元璋而言。
老朱当真是越听眼睛越亮,是的,他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下大权独揽,还跟皇权有冲突的丞相看不惯。
自然也不乐意那些考上来的进士们,对于朝廷的执政造成更大的冲击。
更何况就像现如今的大明朝,可谓是浙东党与淮西党两党争锋。
这让老朱亦是大感头疼,而之前的科举,则是大量的浙、赣、直隶地区的读书人纷纷涌上朝堂。
所以,之后废除科举,除了科举录取的有不少庸碌之材外。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那些科举所取之士,多为江南人士,同样也引起了老朱的警惕。
之前的南北分榜,让老朱眼前一亮,至少能够从法理上去确定增长北方的读书人的录取比例。
有利于北方的读书人们对于朝廷的认同。
但是,除了他常升这个甚是突兀的状元郎之外。
榜眼、探花以及大部份的名列前茅者,仍旧是那些江南人士。
这个问题,老朱正愁不知道该当如何解决。
而好大儿又甩出了这么一个可谓是相当阴损的招数。
“老大啊,你可真是能耐啊,这一招可真是够阴损的,哈哈哈,不过咱喜欢。”
听到亲爹那肆意张扬的狂笑声,朱标白脸不由得一黑。
你这是夸自己亲儿子的态度吗?
“不过,你这一招,虽然损害了江南读书人的利益。
换来的,却是我大明诸省读书人对于朝廷的齐心拥戴。”
“爹若是觉得好用就行,孩儿主要是觉得如此一来,我大明诸省的读书人,也算有了机会为朝廷效力。”
“不然,三五省读书人以治天下,不但容易结党营私,更容易动摇国本。”
老朱亦是深以为然,频频颔首不已。
好大儿的想法是对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再怎么慢工出细活都不过份。
朝廷的官吏想必又会叫苦连天,甚至还有可能,那些朝廷重臣们为了自己私心,又会各种阳奉阴违。
不过对于一辈子都勇于挑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绝不回头的天下第一执拗朱元璋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