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债多不愁的老朱(第2页)

 而且大多数年龄超过四十岁的进士,工作的时间长度都远远逊色于那些年轻有为又或者是年富力强的进士。 

 。。。 

 而像那些年轻的进士,至今有不少已经为朝廷服务了二十来年,现如今仍旧身强力壮,怕是再为朝廷服务一二十年完全没有问题。 

 就像跟前的常二郎,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大明最后一位状元,如今这小子干出来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 

 而且直到现如今,这小子仍旧是一位年富力强的年轻人,为大明再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个二三十载完全没有问题。 

 从这一方面来说,常二朗出的这个主意,着实是太妙不过。 

 这样一来,那些年龄差不多三十五岁的秀才、举人,肯定为了不让自己苦读那么多年的书而浪费,肯定会屁颠颠地赶来朝廷请求朝廷给他们赏几口饭吃。 

 如此一来,不论大明能够传承多少岁月,那么每一次科举,所能够给朝廷带来的都是新鲜血液,而非是那些读了数十年书,都快要读断气的老斑鸠。 

 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让那些读书人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你才能也就到那点,如果再不入职工作,那么你就没有机会了。 

 如此一来,那些读书人,要卷也就卷到三十五岁,卷完之后,能当进士的当进士,能做举人的做举人,能成为秀才的就是秀才。 

 如此一来,他们也就能够老老实实认命的去做官,而不必非要把一辈子都浪费在这死读书上。 

 老朱此刻当真是越想越觉得嗨皮,甚至恨不得现在就把一众文武喊入宫中,直接就把这事给定下来。 

 可是一瞥爱子,还有常二郎,老朱朝着常二郎慈详一笑,然后朝着好大儿朱标道。 

 “老大,你去跟你娘说说,就说你五妹夫难得入宫一回,今天就在宫中用晚餐,顺便遣人去让你妹妹入宫来陪陪你娘亲。” 

 听到亲爹这话,朱标自然不疑有他,朝着常二郎招呼一声之后便快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