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法医志鸟村

第一千零二十章 要素(第2页)

 

其他几条调查方向其实也差不多,包括特情,网安或者前科犯的路线等等,也都用不着江远。

 

江远就选了最近的青石市的犯罪现场去看。

 

虽然已经是过时的犯罪现场了,也没有血迹、dnA之类的痕迹,但第一现场永远是重要的。而且,毫不谦虚的说,江远的犯罪现场勘察能力,也是确确实实的国内顶尖的水平了。

 

另外一个,江远对于监控没能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也是心怀疑惑。

 

现在的天网可以说是非常成熟了,不能说是没有遗漏,漏洞肯定是非常多的,毕竟是政府工程。

 

但是,通常来说,犯罪分子拼尽全力的智慧,还是覆盖不了行政人员刻意的愚蠢。这是自唐太宗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

 

彻底躲过了监控,就算提前踩过点,查过路线,也是蛮难的。关键是,一个要依靠盗抢孩子来赚钱的人贩子团伙,连续六次躲开监控,这个执行能力是不是有些过强了。

 

江远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方才来到青石市翠岗县岚花乡。

 

离开青石市只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进到翠岗县也不过四五十分钟,但从翠岗县到岚花乡的三四十公里,就开了足足一个小时。

 

案发地点在岚花乡以南的吉德村。就当地来说,这是一个大村,建的有村小,有村里的小超市和运动场,还有两百多名老人和孩子居住于此。附近的小村,还有人来吉德村的村小读书和买东西。

 

但该村自己是没有监控的,包括村里的小超市,里面也刻意没有安装监控。


 

案发现场,就在村小到小超市之间的这段路上。

 

这段路,一半是县道,一半是村道。村道只有3米多点的宽度,是近10年才给修的,县道则是能并行两辆车的正常柏油路,稍稍显得有点年久失修的样子。

 

而在吉德村附近两公里内,也都是没有监控的,但如果看地图的话,案犯的灰色面包车要抵达吉德村,总归是要通过县道,也必然要经过距离几公里外的车辆卡点的。

 

现在没有经过,那江远用Lv3的技防监控技术,Lv6的“图侦——轨迹分析”,现场分析可知,丫的一定是找到了其他的小路,绕过了卡点。

 

这里就存在着很多种可能了。

 

一种可能,是案犯非常聪明,确定了卡点的位置,想方设法的绕过了卡点,没有留下痕迹。

 

另一种可能,是案犯运气好,因为某种原因绕过了卡点。

 

此外,也可能是依靠本地人或熟悉本地的团伙成员,也可能是时间因素,晚进晚出——本地的监控老旧,晚上的视频分辨率极低,效果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