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3页)
许忠义还是负责他的总务,历九死一生又活过来的于秀凝,配合齐公子进行着“敌情分析”。至于李维恭嘛……他很失败,由于陈诚那声势浩大的“改革”、“精简”,他这官非但没有升上去,职权反而还缩小了。行营二处不再跟他有任何瓜葛,督察室内部,他所能调动的干将,眼下就只有于秀凝一个人了。
不过这于大姐也并不是天天围着他转,高兴的时候或许能唠上几句,不高兴了,那就立马回家。她这回家理由也很简单:“我得给儿子喂奶……”她要喂奶,这你能拦这么?饿着谁,那也不能苦了党国的下一代不是?
李维恭原本以为,经自己那么一挑唆,于、许姐弟关系从此就会画上个圆满的句号。可他错了,错就错在他低估了于秀凝。你这点小心思,人家于大姐会看不出么?都是些成精的老狐狸,谁比谁差?她一边躺在产床上使劲,一边琢磨着李先生到底想干什么,结果孩子“呱呱”一落地,她这脑子也想明白:哦!你这老家伙……不会是在挑拨离间吧?
可本着互不得罪的原则,于大姐并没把事情说破。再说了,她难产这件事,那也怪不到许忠义头上啊?又不是许忠义让她难产的,凭什么嫉恨人家啊?就此,她狠狠数落了陈明一番,说你不是个爷们,男子汉大丈夫,连孰远孰近都分不清,亏你还有脸叫忠义一声“老弟”。当哥哥也好,做姐夫也罢,有你这样对兄弟的么?
“可我不是替你着急吗?一着急,就顾不上许多了。”陈明狡辩道。
“废话!光你着急啊?忠义不急么?你也不想想,忠义害过咱们吗?啊?没有忠义的帮衬,你我算个屁呀?能爬到今天这位置吗?老陈那老陈,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可不能办那过河拆桥的事!我一记女流都明白的道理,你个爷们怎就不懂呢?”
结果在于秀凝积极努力地撮合下,这两家又恢复了来往。不但恢复了来往,关系比从前也更加融洽了。
陈明的儿子,胖达七斤六两半,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家伙。为给儿子讨一个好彩头,也为增进两家的关系,夫妻俩一致决定:孩子的名字,应该由他许舅舅起。
“除了叫陈诚,你给孩子起啥名字都行。”老陈很虔诚地说道,“我不想儿子将来,是个人见人嫌的草包。”
“那你家的家谱,到孩子这一辈应该怎么论?”
“是按仁、孝、智、信排序的,我原先叫陈明仁,后来发现和那倒霉的陈长官重名了,所以在上特训班之前,就改成了现在这名字。”
“哦……你这名字还挺特殊……哎?《国语·周语》有云:孝,文之本也。所以就叫这孩子孝文吧。至于他的表字……嗯!我看‘家兴’就不错,预示家族兴旺嘛!”
这名字实在是不怎么样,可也凑合了。至少在陈明听来,书卷气和荣华富贵那都带上了。“行!就这么着了,以后我再有儿子,还可以顺势叫孝武,不用再伤脑筋了。”
这是哪跟哪呀?
孩子的名字有了着落,大家正在欢天喜地,不料这时,李维恭却突然打来电话,命令许忠义跑步去他那里报到。“会不会又出事了?”老许心中一阵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