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地方大了,就管不过来(第2页)
镇治所正好居于中心地带。
看上去显得极为规整。
所有杂七杂八的规矩,以及建筑,甚至还有地形,都被想尽办法给弄得圆润齐整。
就像是有强迫症一样。
这导致每一个村庄似乎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每一个镇都大差不差。
它们以城池为中心,分散向四面八方。
此前,城池内部基本上才是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
但在法拉的要求下,城池内部的职能从商品的集中交换,逐渐替换成了以行政,金融,教会,文化教育,高级住宅区为主。
至于商品的交换,则转移到了外面的各镇之中。
这样的行为,放以前肯定很蠢。
因为敌人一来,你的财物收都来不及收,就要被抢走了。
但是,现在,这里是埃克萨维亚公国。
在肉眼可见的未来里,几乎不可能有人能打进来。
谁敢打进来,谁就等着被血旗军团给灭国吧。
这不仅仅是法拉的自信,也不仅仅是百战之军的自信。
同时也是整个公国自由民的自信。
所以他们才会放心地接受安排与调动。
法拉恐怖的战绩叠加起来的巨大威望,让领地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愿意相信他。
虽然不信也不行。
但这和被迫相信也是两码事。
行政所需的成本会降低很多。
在绝对的安全感与物质的满足之下,除去迁入进来的人口,领地自然增长的人口也是攀升得越来越快。
最近一次统计,领地的自由民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这个数字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不错了。
放在东米德这块地方,基本只能用夸张来形容。
人口的增长能够拉着许多指标一路飞涨。
当然,依旧是不计算奴隶,战俘等。
耗材这种东西,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必不可缺。
如果不消耗本国的自由民,那就只能消耗从其他地方薅来的了。
总归是要有人来承担“不计一切代价”中的代价。
埃克萨维亚十三座城市,法拉全部走一遍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
尽管每一座城市的现状都各不相同,但他并未在那个地方刻意多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