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论道1(第2页)

在场的士子均是一愣,他们每天都在读圣贤书,那里知道朝堂和社会的动态,只看到现在朝野稳定,社会繁荣,国朝已经进入了太平盛世,那里知道社会底层已经暗流涌动!

吕端道:“国朝历经五六十年的发展,朝野基本稳定,经济社会繁荣,世子何出此言?”

士子们纷纷看向赵辰,不明所以!

赵辰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见你们平时只关心读书之事,很少关心国事和民生疾苦。”

众士子一阵默然,他们都还没有考取进士,平时当然只是寒窗苦读,做官的通行证还没有拿到,哪里还会念及其它!

“各位,你看看现在的京畿之地,关中平原,陇西,乃至江南,百姓田地还剩几许?十之七八都被世家、勋贵和大地主兼并,大部分农民沦为佃户,导致民生疾苦,百姓民不聊生。一旦遇到洪水、干旱等重大灾难,必将酿成流寇之患!”

一位进士道:“赵士子是否危言耸听,此次淮河大水,朝廷赈灾及时,也没见到发生什么祸事?”

“呵呵,你可能还不知道,通州之地因灾民饥荒,流寇已起,我还担心那些走旱路的士子经过通州,不知道有没有性命危险呢!”

在场的士子脸色剧变,接着又是一股庆幸之色,好在自己留在了泗州!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次淮河全流域大水,受灾州县数十个,涉及人口数百万人,可朝廷只拨下来一百万贯赈灾款项,实在是杯水车薪,你们想想这是为何?”

众人陷入沉思,有人马上就有人明白过来,一位士子道:“难道是朝廷缺钱?”

“不错,你别看现在国朝十分繁盛,但朝廷早已经入不敷出,去年年底就停掉了官员的荷包钱,就连军饷都经常拖欠。这几个月过去了,现在青黄不接,哪里还有钱来救灾啊!”赵辰分析道。

众士子又是一阵默然,在他们的眼中,当前的大夏朝社会多么繁盛,简直就是汉唐盛世再现,哪里想到朝廷竟然连军饷都要拖延,救灾款项都拿不出,简直冲击了他们的信仰和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