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微服私访
晚上一场接风夜宴,宾主尽欢。
韩忠彦三人在赵孝骞面前根本不敢摆长辈的架子,言语间非常恭敬,更是不断表达对赵孝骞的崇敬之情。
毕竟他们现在干的差事,就是赵孝骞带领将士们打下来的国土,韩忠彦和刘安世是京官,跟赵孝骞自然是有过交道的,只是不算太熟,这次能与赵孝骞近距离接触,二人的脸上笑得褶子翻起一浪又一浪。
赵孝骞对韩忠彦三人的风评多少有过耳闻。
总的来说,赵煦这次选的三人应该不差。
然而奇怪的是,这三人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被朝堂排挤。
韩忠彦,政治立场不明,对新旧两党的争斗态度模糊,所以被双方都不待见,如今的门下侍郎大约还是靠资历混上来的。
刘安世,铁杆的旧党,混了大半辈子,如今也只是个谏议大夫,一辈子上上下下,跟特么股市k线似的,能守住3000点都谢天谢地了。
吕惠卿,他本是新党,按说不会被排挤,结果当年跟新党的老大王安石闹矛盾了,二人反目成仇,到了章惇拜相,索性把他从汴京朝堂贬到大名当知府去了。
赵孝骞与他们饮酒,脑子里不停闪过三人的履历,一个概念渐渐成型。
赵煦派这三人来办差,恐怕不仅仅是看中三人的能力和人品,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制衡朝中的新党。
皇帝是不可能容许朝局一家独大的,满朝上下如果只能听到新党的声音,皇帝就该有危机感了。
到了那个时候,新党一手遮天,皇帝的政令根本无法推行,会被整个党系慢慢架空权力,最后就会出现权臣,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赵煦派这三人来处置这件事,应该是为了故意拉拢那些被新党打压的朝臣,给他们功劳和资历,对新党形成制约。
真实历史上的大宋新旧党之争,前后持续了数十年之久,尤其是在赵煦执政期间,更是达到了白热化。
很多人都认为赵煦默许章惇对旧党的打压,是为了清除太皇太后遗留的势力,其实不然。
赵煦确实默许章惇对旧党打压,但不可能容许章惇把旧党全灭了,他只是想让两股势力形成互相制约平衡的局面,方便他的统治。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如果皇帝真想灭了旧党,在宰相的配合下,旧党不可能在朝堂上存在这么久,一直到北宋灭亡,新旧党之争都在继续。
这就说明赵煦暗中其实还是刻意保留了一部分旧党势力,或是立场态度模糊的人。
包括赵煦对赵孝骞的信任,说是宗亲兄弟之情,自然是有的,但赵煦也有现实的盘算,毕竟赵孝骞也是政治立场模糊的人之一,这两年赵煦给赵孝骞兵权,把赵颢抬高到宰相之上的荣誉官职等等。
其实都是对章惇和新党的一种制衡,尤其是让赵孝骞执掌兵权,战无不胜是原因之一,收复燕云也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了赵孝骞掌兵权,无论汴京朝堂闹出多大的事,赵煦一声令下,赵孝骞都会马上点齐兵马进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