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援军姗姗
从上京到拒马河边境,归途如此凶险,张预料到了,但他没料到距离边境只有两三百里时,耶律洪基还是没放弃狙杀苏轼。
隆隆的马蹄声仿佛敲打在众人的心坎上,张嵘的眼睛充血通红,咬着牙死死盯着前方的山路。
作为经验老道的将军,张从对面的马蹄声中就能判断出,敌人至少不低于两千人。
耶律洪基倒是真看得起张嵘和五百宋军,前面几次伏击都只算是试探,这一次无疑是动真格的了,而且出手便是狮子搏兔之势,确保方无一失。
伏击的地点也选得妙,此地是山路,左右无路可逃,不利于军队展开阵型,
只能以拼人头的方式决定胜负,而拼人头的话,辽军又占据了绝对优势。
张嵘很快判断出了形势,心头愈发沉重。
耶律洪基这是打定了主意要苏轼的命。
马蹄声越来越近,而五百宋军的神情也越来越紧张,每个人都握紧了刀柄,
静静地注视着前方。
“龙卫营,没有怂货!”张嵘突然放声喝道。
这一声吼,仿佛给将士们注入了强心剂,人人皆振奋起来,看不见摸不着的凌厉战意也随之弥漫在四周的空气中。
那一抹令人室息又心跳加速的气息,正是将士们的必死之志。
队伍里的苏轼很明显地察觉到了这股凌厉的战意,文人感性,也是最容易感受周围气场的一类人。
明明那麽玄幻莫测的东西,可苏轼偏偏真能察觉到这支宋军的不屈战意,那是一股绝不妥协,哪怕与敌同亡亦在所不惜的倔强。
即将迎敌的前一刻,张迅速扭头,深深地看了苏轼一眼,眼神里带着些许的愧疚和自责。
“苏学士,对不住了,末将——辜负了郡王殿下之托,今日这一阵,怕是无法护住您的周全。”
苏轼本是当世的狂放名土,性格中本就带看一股子豪迈洒脱的特质,此刻见龙卫营将士士气如虹,纵是敌众我寡亦战意不减,苏轼顿时也生出一股豪气。
“张将军说甚胡话!老夫与众将士同归尔!”苏轼仰天大笑,也拔出了随身的长剑:“能与诸位袍泽同葬于此,老夫毕生之幸也!”
长剑指天,不屈不怯。
西北望,射天狼。
文人寄托在诗词里的报国之志,今日即将实现,苏轼完全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反而心情兴奋,豪气干云。
很快,前方的山路拐角出现了一支蛇型豌的辽军。
辽军大约千人左右,刚转过山路拐角,便立马驱马加速,朝宋军冲过来。
崎岖的山路上策马加速的效果其实并不大,但对原地静立迎敌的宋军来说,
还是造成了冲击压力。
幸好辽军选在此地伏击,地理方面有优势也有劣势。
劣势就是山路狭窄,宋军无法展开阵型,辽军同样也无法展开阵型,前方冲锋的辽骑顶多只有前面几骑才能对宋军形成杀伤力,其馀的反倒是像食堂里排队打饭的牛马,一个个非常遵守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