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392章 尽允所请(第2页)

奏疏递进汴京,朝堂震惊,赵煦勃然大怒,奏疏附带刘谦谅等人各种不法的铁证以及亲手画拥的供状,案子已坐实成了铁案,断无翻案的可能。

赵煦气坏了,他没想到如此重要的边城竟糜烂至此。

真定府承担着抗击辽军的重要使命,辽军若进攻大宋,往往第一选择就是真定府,因为这里是河北平原,一马平川的地理环境,辽军的骑兵更能发挥优势。

赵煦比谁都希望真定府能够巩固城防,军备整肃,如果辽军进犯,最好在大宋的第一道防线就能把辽军拒于边境之外。

而赵孝骞递上的奏疏,令赵煦差点气疯了,真定府官场烂到这个程度,莫说黎民百姓被祸害,

重要的是,这麽烂的摊子谈什麽拒敌于外?

铁证事实俱在,刘谦谅等人也被皇城司拿获,赵煦当即便召集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几位宰相使相议事,当着众人的面,赵煦拿出赵孝骞的奏疏,令众人传阅。

看过奏疏之后,诸臣皆沉默不语,脸色数变。

大宋朝堂和地方官场的贪腐现象,其实已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朝堂上下谁人不贪?除了赵煦本人,哪怕是标榜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章,也不是那麽乾净的贪归贪,但要有度,有尺度分寸,这也是潜规则。

真定府官场的这般做法,确实过分了,搜刮百姓没这麽干的,这分明是要把人逼上绝路呀。

当着诸臣的面,赵煦暴跳如雷,向来脾气温和的他,这一次连说了好几次“杀”。

刘谦谅张岚这群人,必须杀,明正典刑,都不用等到秋后问斩,立马就杀。

谁敢求情,谁就是他们的同党靠山,必须追查。

这句话一说,政事堂和枢密院里与刘谦谅有牵扯的人,顿时也不敢吱声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屎盆子没有主动往自己身上扣的道理。接下来想办法如何让自己脱身,求情是绝不会求半句的。

赵煦是真的很生气,当然,也是为了堵诸臣的嘴,不让这桩案子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牵扯太大了,必须快刀斩乱麻。

还是那句话,成年人只看利弊,善恶是非反而不是那麽重要,赵煦如今的关注重点是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能为了一桩案子搞乱朝堂,株连过甚。

官家气势高涨,臣子的气势无形中被压了下来,哪怕是向来颇为强势的章怀也选择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