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566章 消极对峙(第2页)

宋军东路主将折可适,辽军主将萧兀纳,还有他那不争气的犬子萧光敬。

与其说是两国大军的对峙,还不如说是这三个人之间的对峙。

此战临行前,赵孝骞单独交代折可适,要给萧兀纳这支兵马放水。

折可适记在心里,直到两军遭遇后,他还真就未动一兵一卒,只是扎下营盘,消极地与辽军对峙。

很多部将不解,纷纷询问,脾气暴躁一点的索性直接请战,被折可适一一骂了回去。

折可适也憋屈得很,不明白自己怎么摊上这么一桩莫名其妙的任务,对面就是不共戴天的辽军,遭遇上了自然是手下见真章,谁拳头大谁获胜,回去趾高气昂请功便是。

结果赵孝骞一句放水,折可适和麾下两万宋军便如同被捆住了手脚,动弹不得。

这两日来,折可适不知在帅帐里摔了多少酒坛酒盏,麾下部将也都被他骂得灰头土脸,这么多将领的祖上女性先人,也都先后在折可适嘴里与她们发生了无数次超友谊关系。

打不打当然是要打,放水归放水,郡王殿下可没说一个不杀全放了。

可是,怎么打难不成派人跟萧兀纳说,你们三万兵马,不如先遣一万人往后撤,剩下的两万人我就包圆了,请你配合一下,不要不识抬举……

对峙这两日,折可适发了无数次脾气后,最后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郡王殿下为何要对萧兀纳放水,必然有他的道理。所以,萧兀纳这个人莫非……

折可适也不是只知道带兵打仗的兵混子,对军营外的一些事情多少有些耳闻。

听说两年前,萧兀纳的儿子萧光敬,作为辽国使臣来过汴京,好像当时郡王殿下也只是楚王世子,那时满城的权贵子弟们,多多少少与萧光敬有过交集……

那么推算一下的话,萧兀纳这对父子的真实身份,莫非……

折可适隐隐好像明白了赵孝骞为何要对他们放水。

但这事儿太敏感,折可适不可能对任何人提起,如果萧家父子是大宋的自己人,这场仗如何打,就应该好生琢磨一下了。

郡王殿下给萧兀纳放水,应该是想让他保存部分实力逃回去,说不定能升官,更接近辽国的权力中枢……

与宋军大营相距二十里的辽军大营里,萧兀纳的心情倒是颇为淡定。

自从两日前遭遇宋军后,对面的两万宋军居然没有直接对辽军动手,而是好整以暇扎下营盘,摆出一副长期牵制对峙的态势。

从那时起,萧兀纳便隐隐明白了宋军的态度,宋军的态度兴许就是赵孝骞的态度,事前他所料不差,赵孝骞是打算送他一桩功劳的。

说是功劳,其实也算不上,顶多算是让其他两路绿叶,衬托出他这朵大红而已。

败是肯定要败,败到什么程度,能保留多少实力败退,这就很微妙了,回去以后辽帝心中自然也会有评判,萧兀纳便脱颖而出。

有点可笑,但又有点可悲。

一场国家层面的战争,居然不靠军功被器重,而是靠少死点将士就能升官,这已很清楚地说明,辽国正在朝下坡路一路狂奔,九头牛都拉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