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民间威望(第2页)
忙碌的缘由是应酬。
昨日回京有点高调,整个汴京都知道赵孝骞这位大宋功臣回来了,于是昨天下午便有无数百姓商人聚集于楚王府。
大门外一批又一批的百姓商人朝楚王府跪拜,默默地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然后起身便走,接着便是下一批百姓的跪拜。
百姓和商人们送来的心意很杂,价值不一,便宜一点的有鸡蛋,胡饼,几斤臊子肉,一竹篮瓜果等等。
贵一点的大多是商人送的,标准的樟木礼盒,有的送精美的瓷器,有的送丝绸布帛,更贵的甚至有人送了一箱银子。
楚王府值守的禁军有些无措,赶紧禀报了赵颢。
赵颢眉开眼笑,高兴得不行,尽管百姓们表达的心意与他无关,可当事人是自己的儿子,亲生的!
儿子的荣耀,岂不就是亲爹的荣耀
赵孝骞没在王府,他当时在芳林园陪着母亲和仨婆娘,于是楚王府门前,赵颢亲自出面,代表儿子感谢汴京父老的抬举。
我儿不过是尽人臣本分,不值得诸位父老如此抬爱,区区微末之功,皆托官家鸿福,至于诸位的心意,楚王府心领了,大家都不容易,礼物还是拿回去,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比啥都强云云……
一通暖心又谦逊的客套话,赵颢说得行云流水,让门外聚集的百姓们肃然起敬,愈发感到楚王府的门风严谨,修养不凡,难怪能培养出赵孝骞如此优秀的少年英雄。
赵颢无意间的几句客套话,没想到令楚王府在汴京的名声莫名其妙地往上窜了一大截儿,这倒是出乎意料的收获了。
百姓跪拜的盛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这期间赵颢多次出面,代表儿子感谢汴京父老,客套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好听的词儿都快说完了。
然而前来表达心意的百姓商人还是络绎不绝,赵颢倒也没有不耐烦,出面感谢百姓反而乐此不疲。
打发了百姓后,赵颢转身回到王府前庭,刚才谦逊尔雅的表情猛地一变,楚王府的前庭内,传来一阵阵宛如有病似的狂笑声。
“呵呵,哈哈,嚯嚯,哇哈哈哈……”
赵颢太高兴了,这两日楚王府的风光,简直一辈子都没经历过。
什么寒窗苦读,什么建功立业,蠢货才干那么辛苦的事儿,万事都不如生个争气的儿子。
“骞儿呢他为何还没回来”赵颢得意之后突然问道。
身后的王府长史李意忠小心地道:“世子还在芳林园侍奉堂尊。”
“堂尊”就是亲妈的意思。
赵颢得意的表情顿时散去,露出一脸嫌恶甚至憎恨的表情,当然,这表情是针对冯氏的。
曾经恩爱的夫妻,如今几乎已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婚姻给男人带来了什么,气抖冷……
“派人去一趟芳林园,告诉骞儿,差不多够了,让他赶紧回王府,亲娘已经探望过,亲爹他不要了”赵颢不满地道。
李意忠匆匆而去,一名王府下人跑来。
“殿下,外面又聚集了数百名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