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392章 尽允所请(第3页)

官家气势高涨,臣子的气势无形中被压了下来,哪怕是向来颇为强势的章怀也选择了沉默。

机会难得,赵煦立马拿出了赵孝骞的第二道奏疏,请免真定府辖下九县农商三年赋税札。

众臣传阅后,章惊第一个皱起了眉。

他是宰相,业务压力很重,减免一府之地的赋税,朝廷岁入受到影响,来年的述职报告就没那麽漂亮,宰相的权威更被人质疑,章怀肯定不乐意。

适当减少一点可以,但完全免除,而且是免三年,这个—-达!

章怀率先开口:“官家,此事——”

话没说完,赵煦审视的眼神望向他:“真定府的百姓被恶官酷吏压榨多年,民不聊生,治下百姓函待恢复元气,赋税不宜再征,否则恐将引起民乱,波及边境,或将被辽国利用,从而进犯。”

“子民甚苦,无以继日,一府之地人口竟只剩十六万馀,可见民间何等凄惨,他们都这麽惨了,子厚先生莫非另有高见?”

章怀目瞪口呆,张了张嘴,发现自己好像无法反驳。

这价值上的-—--迅雷不及掩耳,章惊若再反对免赋,被人扣上“不仁不义”的帽子,名声可就臭了,一个名声臭了的宰相,任上能有几年?

于是章也不得不开始衡量利弊,相比免赋三年,自己的名声好像更重要,免赋又如何?又不是从我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免就免吧,

章怀只好苦涩地叹了口气,道:“臣无异议,安乐郡公此议甚妥,为民谋福正是我朝官之本分,臣欣然许之。”

赵煦愤怒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缓和,点头缓缓道:“安乐郡公心系黎民,不负社稷,是为我朝官之表率。”

“既然诸位皆无异议,安乐郡公免真定府三年农商赋之请,可允也。政事堂正式发下文书吧。”

众臣皆领旨。

至于真定府那些犯官和靠山如何处置,赵煦没说。

这本就不是一件能公然告之的事,等着看结果便是。

大宋绍圣二年末,在这个即将辞旧迎新的日子里,赵孝骞等来了赵煦和朝廷的回覆。

允真定府辖下九县,尽免三年农商赋税,至于辖下役人丁田亩等诸役法,真定知府酌情自定后,复奏朝廷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