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故人如故
老妇人对赵孝骞自然是感恩戴德的。
儿子运气好,遇到了贵人,被贵人栽培提携,家里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换了以前,母子俩住在巷子里的鸽笼屋,那里大约是汴京城里最穷困的贫民区了,饶是如此,母子俩还经常吃不饱饭,张小乙当个跑腿的闲汉,若是一两天没买卖,母子俩就得挨饿。
直到后来遇到了赵孝骞,张小乙也是个聪明人,果断抓住了机遇,这才让家里翻了身。
最大的变化是,张小乙有编制了,他已入了皇城司。有了俸禄,家里也有了余钱,郡王殿下还给他们母子买下了这座宅子。
宅子仍不算大,只是个两进的院子,但在汴京城,能拥有两进小院,已然是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了。
大半年未见的赵孝骞亲自登门,老妇人欢喜不胜。
她就知道,贵人不会忘了她的儿子,而她的儿子,也一直对贵人忠心耿耿。
忠心的人,是不可能被主家忘记了,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寒舍简陋破败,实在委屈贵人了,老身又是个眼瞎的,说来耽误了我家小乙的前程,只恨老身不早早被阎王收了命去,留在这人世上拖累了小乙……”
老妇人一边领着赵孝骞往里走,嘴里一边念叨个不停。
赵孝骞含笑打量着这座小院。
确实有点破败,但很整洁干净,地上寸尘不染,显然是经常打扫,丈许方圆的院子里搭了个葡萄架,夏天真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茂密的叶片下,结了一串串或青或紫的葡萄。
葡萄架下是一套竹桌竹椅,竹桌上摆着一个针线小篮,还有一幅未完成的喜鹊闹枝的绣活。
这个小小的家,很温馨,方寸之地,满溢浓浓的幸福味道。
赵孝骞甚至觉得它比自家的楚王府都温馨多了。
不待老妇人招呼,赵孝骞一屁股坐在竹椅上,抬手从头顶摘了一串熟透了的紫葡萄,也不必清洗,剥了皮便往嘴里送,动作行云流水,一点也不见外。
老妇人虽眼盲,但也听得出动静,听赵孝骞坐在竹椅上自己摘葡萄吃,吃得吧唧嘴儿,老妇人脸上露出了欣悦的微笑,毫无神采的眼中竟也露出几分慈善之色。
坐下跟老妇人聊了一会儿,门外便传来脚步声。
赵孝骞脸带微笑朝门外望去,赫然看到张小乙回来,但令赵孝骞吃惊的是,张小乙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女人。
女人大约二十来岁的模样,穿着很简朴的粗布钗裙,略显枯黄的发髻斜插着一支筷子似的木簪,容貌甚为清秀,但脸色显得有点蜡黄,个子不高,大约只到张小乙的肩膀下。
女人跟在张小乙后面小心翼翼地走路,头也不抬,眼睛只盯着张小乙的脚后跟,跟着他的脚步而行止,看起来有点自卑的样子。
张小乙跨进门便看到院子里坐着的赵孝骞,正朝他微笑。
张小乙一愣,当即便快步上前,双膝不由跪了下来,露出惊喜的表情,语气却哽咽了。
“殿下回京,满城皆知,我就知道殿下会来看我的。”
赵孝骞含笑扶起了他:“起来,别动不动就跪,没点骨气……哈哈,你家葡萄不错,甜丝丝的,回头摘几串我带回家给我爹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