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499章 意外大火

第499章意外大火

出城一行,大有收获。

赵孝骞心满意足地回真定城。

骑在马上,赵孝骞脑子里盘算着未来的对辽战略。

其实如今的大宋周边有许多邻国,西北有西夏,北方有辽国,西南有吐蕃,

还有什麽回,回,交趾,蒲甘,以及传说中的情人满天下的段氏大理。

这些邻国对大宋的态度有的亲善,有的敌对,但最麻烦的还是辽夏。

赵孝骞盘算的战略是如何亡了辽国,顺便收了西夏,最后解决大宋未来的两大后患,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

这些麻烦解决后,大宋才真正算得上对华夏的大一统。

从那时起,大宋的君臣百姓才真正可以安享太平。

对辽国的战略基本有了轮廓,燕云十六州是关键。

燕云十六州相当于辽国的气门,一旦被大宋夺取,那麽整个辽国的气势也就泄了。

将来大宋若准备充分,要对辽国全面开战,那麽燕云十六州是首攻之地。

别的不说,赵孝骞这个郡王的封号“河间”,它就位于燕云十六州之内,当初赵煦封他为河间郡王,就是对他的一种督促,不赶紧收复燕云,你这个河间郡王名不正言不顺,自己看着办。

现在赵孝骞已在辽国缓缓布下棋子,皇城司也在上京潜伏了许多眼线,尤其是萧兀纳父子和萧奉先。

如今的辽国从朝堂到民间,都已被大宋渗透,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这些埋下的棋子或许就能起到大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本来应该向赵煦请旨扩编真定边军,全部装备火器,人数至少七八万以上。

火器弹药不缺,汴京火器监这些日子应该制造了很多。

赵孝骞担心的是赵煦的信任问题。

三万龙卫营将士交给他,赵煦能放心,但是七八方呢?赵煦是否仍如以前一样信任他?

就算赵煦信任,汴京的朝臣呢?

在这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武将掌握兵权太大,本就是一件非常犯忌的事,名将如狄青者,也不免被皇帝猜忌。

赵孝骞能被信任吗?

出身宗亲,年轻又有能力,有扭转国运的本事,经他的手发明的火器天下无敌,这样的臣子,赵煦敢给他太大的兵权吗?

大宋得国不正,兵权是最敏感的东西,比任何朝代都敏感,否则就不会有“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了。

赵孝骞相信赵煦的魄力和理想,但他也知道赵煦的心理底线。

再英明的帝王,在面对手握重兵的臣子时,是怎样的心情?

人心隔肚皮,赵孝骞不敢赌。

所以原本在拒马河一战后,赵孝骞就应该上疏请旨扩编边军的,但这道奏疏他迟迟没写,太犯忌讳了。

请旨的奏疏没送上去,收复燕云的动作也就停滞了,龙卫营驻防于飞狐兵马司,除了操练没别的事干,每天人吃马嚼消耗甚大,高昂的军心士气也渐渐归于平静,赵孝骞仍然没向汴京提过扩编的事。

可是既定的战略不能因此停滞,赵孝骞在犹豫要不要回一趟汴京,跟赵煦面奏此事。

赵煦如果信得过,那麽就扩编,准备收复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