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478章 压境驻军

第478章压境驻军

 

宋军逼近析津府,看似气势汹汹,但耶律洪基却看出来只是伴攻之势。

 

析津府是辽国南京,又是统领燕云十六州的重镇,宋军龙卫营总共才三万多兵马,怎麽可能骤然进攻近二十万大军驻防的析津府?

 

进攻析津府意味着大宋正式开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这种战争的规模绝对是数十万兵马以上,宋辽两国都要被卷进这场战争里。

 

如此恐怖的一场大战,战争之前都会看得到预兆,比如双方的厉兵秣马,后勤准备,涉及数十万人的兵马频繁调动等等,这些迹象都显露出来,才能确定对方真打算发起战争了。

 

如今南方军报上直说宋军只是龙卫营三万兵马的调动,这就很不正常,根本不是发起大规模战争的样子。

 

耶律洪基很快判断出赵孝骞只是做出了伴攻之势,并没有真的打算进攻析津府。

 

不打算进攻,又做出样攻之势,赵孝骞图啥?

 

很多事情需要多处迹象串联起来,才能找到真相。

 

就在前日,赵孝骞遣特使入辽,迎接宋使苏轼归国,这个迹象就已给出了答案。

 

先遣使入京,公开宣称护送宋使归国,给辽国施加内部压力。

 

同时调动兵马,对析津府做出伴攻之势,给辽国施加外部压力。

 

内部外部的压力全压在耶律洪基的心头,老实说,纵是一国君主,耶律洪基也确实感到了压力山大。

 

远隔千里,耶律洪基仍然深深地领教到了赵孝骞的手段。

 

下手果决狠厉,而且面对任何敌人都不轻视,皆以狮子搏兔之势全力施压。

 

辽国在赵孝骞手下一败再败,如今兵不刃血却仍然重压如山,耶律洪基的帝王尊严被赵孝骞撼在地上狠狠摩擦。

 

耶律洪基想反击,想针锋相对索性杀了苏轼,可是想到杀苏轼的后果,终究还是迟疑了。

 

宋军已对南京做出伴攻之势,如果苏轼被杀的消息传到赵孝骞耳中,很难揣测赵孝骞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苏轼若死,伴攻变成了真攻,事情如何收场?

 

宋军犀利的火器,辽军至今没有办法破解,就连名震天下的重甲骑兵,在宋军火器面前仍如一滩烂泥般一触即溃。

 

若是宋军真的进攻析津府,就算攻不下城池,辽军抵抗之下,至少也要付出十万兵马以上的伤亡,而且辽国从此元气大伤。

 

为了一个苏轼,值得耶律洪基这麽千吗?

 

帝王最擅于权衡利弊,事情若发展到这个地步,对耶律洪基来说,无疑是不划算的。

 

耶律洪基确实很想杀苏轼,但如果代价是付出十万辽军的生命,那就不值得了,苏轼在耶律洪基的心里没那麽贵。

 

“赵孝骞为了苏轼一人,竟不惜挑起两国大战,他—-简直狂妄放肆!宋国的皇帝难道不干预吗?”耶律洪基愤怒咆哮。

 

萧兀纳忍不住道:“赵孝骞两败我大辽,占我大辽国土四百馀里,杀我大辽勇士八万,这是宋国百馀年未见之大胜。”

 

“如今的宋国皇帝,正是对赵孝骞无比宠信倚重之时,赵孝骞做出的任何决定,想必宋国皇帝都不会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