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2页)
“我听说当官的都是读书人,都是寒窗苦读十年才考取的功名,这就让我不明白了,读书人———-应该都是明事理的呀,为何有了功名官身,却待百姓如仇寇,非要置之死地才罢休。”
“辽人杀掠袭边,不过一日一时,我们咬咬牙便扛过去了。而我大宋的官员对百姓的盘剥,却如钝刀割肉,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吃不饱,穿不暖也罢,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如此简单啊。”
老人的双眼赫然睁大,浑浊的眼神定定地注视着赵孝骞。
面对老人的质问,赵孝骞却感觉分外无力,羞惭无地。
叹了口气,赵孝骞苦笑道:“老丈,我·———-不是他们。”
“你是官,官是他们,也是你们。”老人下的定义简单粗暴。
这句不讲道理的定义,赵孝骞却被驳得哑口无言。
是啊,他也是官,有什麽资格摘清关系?
蹲下身,赵孝骞与老人的目光平视,缓缓道:“好,我也是官儿,老丈您再坚持坚持,用不了多久,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至少比现在好,老丈,相信我。”老人定定地看着他,神情终于有了些许改变,仍然有质疑,但皱纹如橘皮的脸上,似乎多了一丝对未来的希望。
这个官儿,好像真不一样。
他谦和,温雅,纵是面对如乞弓般的他们,也懂得尊重和礼数,他的话语从容,平静,却有力量,让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信任。
也许,他真的不一样吧。
其他的问题,赵孝骞已无须再问,其实看一眼这如同废墟般的村庄,他已得到了答案。
正打算向老人告辞,老人迟疑了一下,低声道:“其实-—-村里不是没有妇人,她们都住进东边的深山里了。”
“最近半年,辽人常有劫掠,本地的官员也欺负咱们,交不上粮赋,官员便拉妇孺去抵帐,扣押在大牢里,让我们拿钱去赎,我们拿不出钱来,只好让村里的妇孺们躲进深山,不让官府找到她们。”
“村里留下咱们几个快死的老人,倒是无所畏惧了。”
“说来奇怪,最近村里住进来一户人家,只有一位女主人,她使钱在东边山脚下搭了两间屋子,我们劝她住进深山,不然会被官府祸害,她却一点不害怕,也不听劝,非要住在那两间新屋里。”
放下戒备后,老人的话明显多了起来,絮絮叨叻说些家长里短。
赵孝骞笑得很灿烂,耐心地蹲在老人面前,顺着他的话题陪着他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