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359章 整合收权(第3页)

如今照样坐没坐相,吃没吃相,你特麽一个正七品的官儿,在我面前摆什麽谱?”

赵信乾笑道:“下官卑微太久,骤然升官,实在情不自禁,以后绝不再犯,郡公恕罪。”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我今赴任真定,皇城司也要配合我,派人告诉远驻真定府的勾当公事甄庆,准备移交差事,一应情报网,隐秘驻点,潜伏辽国的眼线名录等等,都由我接手了。”

“是。下官这就去办。”

“官家对我此次赴任的真定府特别重视,以后皇城司的重点,由汴京转到真定府,用。”

“另外,派人联系辽国上京的眼线,问问我朝使臣苏轼的情况,这麽久没传回消息,这老家伙该不会被辽主杀了吧?”

“他还欠我好几幅字呢。”

辽国上京。

辽国的发源地是北方的羯诸部,这个羯部与中原王朝向来不对付。

早在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鞋部便勾结高句丽,给东征的唐军背后捅了一刀,李世民东征高句丽勉强算平局,其中的原因诸多,勒部背后捅刀无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魅羯部抓住了机会崛起,建立了如今强大的辽国。

上京是辽国的国都,与想像中不一样的是,辽国的国都其实并不贫瘠简陋,事实上,上京的繁华不比大宋汴京差多少。

其中的原因不难猜测,国家武力强大,中原王朝都不得不忍气吞声,每年送的岁币虽然才五十万两,但送岁币的行为无疑是对国家信誉的巨大损耗。

辽国以强大的武力,向世人昭示王霸之道,自然便吸引了商贾们的蜂拥而至,自动自发地带动了上京的繁华。

大宋使臣苏轼来到上京已近半月了。

这半个月来,苏轼与辽国的官员闹得颇不愉快,每次见面都是争吵不休,直到今日,辽帝耶律洪基仍未召见他,只把他晾在驿馆里不闻不问。

苏轼愤怒,气闷,却无可奈何。

辽帝不愿见他,他能怎麽办?单枪匹马闯进辽宫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