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334章 国有传嗣(第2页)

“那倒不用,下次注意就好。”赵孝骞宽宏地笑了。

赵颢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儿子早就能独当一面了,他决定做的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且通常情况下都做得很漂亮,包括偷自家的东西。

之所以这麽快原谅儿子的所为,是因为赵颢也很清楚,赵孝骞赴任真定府,

在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定要有钱财打底的。

别以为当了知府就能作威作福,

大宋官场的风气就是如此,下属的要想方设法给上官谋利,同样的道理,当上司的也不能亏待了下属,尤其是初来乍到,正需要拉拢人心的时候,没钱怎麽办事?

赵颢现在有点后悔,王府里的钱都被他用在那个见不得人的组织势力上去了,没想着给儿子留一点儿,逼得儿子狗急跳墙·—

“哦,对了,父王,咱家库房的几千斤茶叶,孩儿已找到了买家,那批茶叶您就别动了。”赵孝骞又道。

赵颢再次愣然:“几千斤茶叶,谁那麽大的胃口吃得下?”

“孩儿卖给朝廷了,以后汴京各大官署发福利,每位官员说不定都能分到一两斤的,卖茶叶的钱也别动,孩儿要带去真定府。”

赵颢这会儿对这个儿子真有几分崇拜的心思了。

“你是怎麽办到的?”赵颢目光灼灼地问道,

“我跟别人说,我爷爷承包了一座茶山———”赵孝骞开始娓娓道来。

宋辽边境还没传来新的军情,辽骑小股军队袭边劫掠之后,似乎已没了动静但赵孝骞知道,就算辽骑偃旗息鼓了,他赴任真定府的决定还是不会变。

说到底,赵煦的意图不是让他去解决边境冲突问题,而是放眼燕云十六州,

寻找收复的契机。

不出意外的话,赵煦对他的正式任命就在这几日了。

赵孝骞这些日子已彻底躺平,每日争分夺秒地享受这即将完结的美好生活。

好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了。

第二天一早,苏轼领了朝廷的诏令,带着一群使团官员,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汴京,踏上了出使辽国的路途。

赵孝骞将他送出了朝阳门,目送苏轼离去后,站在原地沉思许久,才转身回城,拎着钓竿钓鱼去了。

就在这一天,宫里却传出了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