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300章 各见真章(第3页)

皇城司算是百年老品牌了,自打开国的武德司开始就存在,后来武德司改名皇城司,不过是换了个名字,但底蕴却越来越深厚。

监察京师百官是皇城司最主要的职能,想要搜集某些朝臣的罪证,过程并不难,基本每个比较重要的朝臣家里都有皇城司埋下的眼线,赵孝骞一道命令,罪证很快就被挖了出来。

御史中丞黄履,侍御史来之邵,中书舍人林希。

这三人成了皇城司重点照顾的对象,冤有头债有主,毕竟参劾苏轼是他们三人发起的,赵孝骞自然要先拿这三人开刀。

三个人,三份罪证,当天晚上已整整齐齐摆在赵孝骞的案头。

而这三人仍浑然不觉,第二天的朝会上,三人仍一副忠臣直谏的模样,参劾苏轼数款罪名,要求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介入,查核苏轼之不法。

苏轼最主要的罪名是“谤君”,因为有证据表明,苏轼在各种宴会上酒后大放厥词,痛斥当政,怒骂官家废旧复新,是大宋立国后的最大昏君云云。

所以,“谤君”的罪名基本没跑了,更何况与苏轼一同聚会的基本都是被排挤打压的旧党官员,这些人聚在一起能说当朝什麽好话?

别以为“谤君”这桩罪名是小事,当年的乌台诗案,苏轼也是这桩罪名,差点被杀了头,如今苏轼又重蹈覆辙,有了前科再犯,性质甚至比当年的乌台诗案更严重。

当舆论大到一定的程度,小事也能变成大事。

这一次的朝会上,章终于站出来表态了。

既然群情激愤难平,苏轼确实应该仔细查一查,官家请自斟酌。

本来章站在背后不慌不忙,任由黄履等人发挥的,身为宰相当然不可能亲自冲锋陷阵。

但昨日与赵孝骞的谈判破裂后,章心头沉甸甸的,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不可否认,赵孝骞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而他坚持要治苏轼的罪,就必须赶在赵孝骞动手前,将苏轼定成铁案。

不亲自出面不行了,别人都不够分量。

果然,赵煦本来犹豫不定,打心底里不愿治苏轼的,毕竟他实在太欣赏苏轼的文才了。

然而当章站出来发声后,赵煦知道,这件事恐怕已由不得自己了。

当日,禁中下旨,着御史台查缉苏轼谤君案,刑部和大理寺协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