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六十九章 忘年交好(第2页)

“令兄如此,苏侍郎却为何落了俗流,非要以新党旧党而论交”

“介甫”指的是王安石,他与苏轼一个代表新党,一个代表旧党,但到了晚年,二人已摒弃异见,私下里成为要好的朋友。

一席话令苏辙两眼一亮,认真地打量赵孝骞一番。

这位年轻的宗亲世子委实不凡,能说出这番话,至少不是坏人。

想想自己的态度,胸襟反倒不如一個年轻人,苏辙顿时有些汗颜。

良久,苏辙哈哈一笑:“是老夫迂腐了,世子之言振聋发聩,老夫受教矣。”

“世子若不弃,老夫倒也乐意与世子成为一对忘年交,如何”

赵孝骞大喜,正待上前握住他的手,突然想到此人身上有虱子,急忙后退两步拱手致意。

后退两步的动作很认真,苏辙有点受伤。

“忘年交好,固所愿也!令郎今年三十多岁了吧下次见面岂不是要叫我叔叔这……怎么好意思呢。”

苏辙老脸一黑。

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你特么都快笑成一朵花儿了。

…………

派人将苏辙送回府,与他约好今晚醉花阴见。

赵孝骞仍留在皇城司没走。

来都来了,作为一把手,总要熟悉一下业务,不然下次见到赵煦,他若问起皇城司的事,自己答不上来,那可就影响前程了。

皇城司的基本构成赵孝骞已了解,规模不小。

从大宋开国之时起,皇城司就是帝王手中的一柄利剑,而且不隶属任何部门管辖,由官家直属,理论上,赵煦才是皇城司的老大。

大宋开国时期,赵匡胤对皇城司的定位是一支新军,没错,它在大宋最早的形态是军队,而不是如今的特务系统。

这一点跟明朝的锦衣卫又特别相似。

直到太宗以后,由于朝堂的舆论压力,以及官家治理天下的现实需要,皇城司裁撤了许多将士,留下了一些精悍士卒脱离了军籍,成了官家的探子眼线。

真宗以后,皇城司慢慢划分出了探事司和冰井务,至此,皇城司的特务机构属性算是定性了。

如今皇城司麾下人员配置数千,分布于大宋的各个地方,为官家搜罗情报和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