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他们在讲笑话(第2页)

 

种子是富民侯拿来的,温室是富民侯提出来建立的,第一次育种是许艺负责的,

 

为了育种成功,许艺的黑眼圈就没有消下去过。

 

郑庄对此都看在眼里,这两个人才是主要功臣。

 

相比之下,他这个大农令虽然也做了不少工作,费了不少心血,但他的作用是可以替代的。

 

陆鸣和许艺却都无法代替,作用比他大的多,

 

他能参与进来都要归功于大农令的职位,又怎么好意思独自获得如此大的表彰和封赏。

 

“大农令过谦了,没有你居中调度,育种之事不会如此顺利,有功就要赏,你安心接受就是。”

 

刘彻当然明白郑庄的想法,甚至觉得他说的很对,

 

在这件事情中,陆鸣是最不可缺少的,其次就是许艺,

 

再详细说来,烧玻璃的陶欢同样功不可没,没有他就没有温室可用。育种不会如此快速。

 

相比之下,郑庄确实是可以替代的角色。

但刘彻也很清楚,想要找一个不贪不抢,能全力配合陆鸣和许艺的九卿级别的高官,

 

同样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郑庄能心无杂念地投入育种工作,没有利用手中职权合理的打压排挤许艺,是他有胸怀,要脸面,

 

就算为了这个,他都要好好犒赏郑庄,不能少了他的功劳。

 

他要给群臣树立一个榜样,专心做事就好,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否则以后大臣们办事,只顾着为自身争功夺利,到最后损害的还是朝廷的利益。

 

“至于富民侯的功绩,朕会在占城稻也推广之后再一并赏赐。”

 

占城稻育种时间尚短,种子数量有限,还没有达到可以推广的程度。

 

“科学院研究员许艺于农学一道勉励钻研,在育种过程中多有贡献,

 

特赐良田五百亩,白银五百两。用旌其功,益励初心。”

 

见状如此,郑庄只好躬身谢恩,起身时目光下意识扫过陆鸣,

 

自从陆鸣到来后,他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功劳和名声一个都不少

 

可惜他已经年老,能一起为朝廷效力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新粮食育种虽然已见功效,但终究数量有限,相比于天下七百余万顷田地而言,还是有些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