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何去何从(第2页)
是谁这么不长眼,大清早的来叨扰他。
万万没想到,还真是稀客。
“张大爷,您可真会挑时间啊。”李学武好笑地看着客厅里坐着喝茶的张老头,“今早又有收获?”
“听说你昨晚喝多了?”
老张一副诚恳的面孔,说出来的话却是十分的气人:“那我来的还真是时候,别耽误了上班啊。”
“那我还得谢谢您呗?”
李学武接了二丫递过来的茶杯吩咐道:“多备一份早餐,再炖个白菜……”
“丫头。甭麻烦,我吃过了。”
这话前半句是叫住二丫的,后半句则是对着李学武说的。可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别扭呢,这坏老头是不是故意骂自己呢?
李学武好气又好笑地冲着二丫摆摆手,示意她该忙啥忙啥,自己招待了这老头。
“往常请你来你都不来,今儿这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
“哎,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张昂了昂脖子,看了他说,“晚上留出空儿,我请您吃饭。”
“呦,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啊!”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故作紧张地往窗外看了看,嘴里扯屁道:“那我还真得仔细瞧瞧了,这太阳不会真打西边出来了吧?”
“瞧吧,我自己也打心眼里稀奇。”
老张倒是坦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第一次主动上门请人吃饭呢。”
“那您老不亏,一般人请我我都不乐意去。”
李学武浑身上下哪都懒,就唯独这张嘴勤奋,不饶闲话。“当然了,饭菜要是不合心,我可扭头就走。”
“那是当然,举客方沽酒,无僧不点茶嘛。我可是个俗人,贯会看人下菜碟的。”
老张站起身拱了拱手,道:“谢谢李领导赏脸,那我就在鄙府静候贵客佳音了。”
“太客气了,我不一定带礼物啊,您可别期望太高。”李学武的回复一贯的戳人肺管子。
老张倒是没在意,点点头便由着他送出了门。
他的这份正式遇到了李学武的插科打诨,心里也是有所准备。
顾宁见他回来,这才主动问了,“他是来请你吃饭的?”
“饭哪儿不能吃,非要在家吃。”李学武长叹一声说,“怕不是有事要求我,抹不开面子了。”
“怪不得,我说了你昨晚醉酒了,需要休息,他还是坚持等你醒了再说。”
顾宁顿了顿,又道:“如果不麻烦的话……”
“嗯,我知道。”李学武点点头,轻笑着说,“早知道就不收他那两条鱼了,现在想想有点亏了啊。”
哪里是两条鱼啊,打顾宁生了孩子,家里的鲫鱼汤就没断过。纯纯的新鲜小鲫鱼啊,湖里钓上来直接送到家里,这份心思终究是要感念的。
李学武同张老头交往真没想着探究对方的身份和过往,更没想着交个朋友啥的。
张老头都那么大岁数了,万一嘎嘣死了,作为朋友你说他去还是不去?
泛泛之交。平时扯个闲蛋啥的,见面说句话的交情,他可没想过要在对方的面前耍什么威风。
不过张老头如此正式,碍于身份和交情,这顿饭怕不是要出血了,否则也不会在他家里吃。
要么是在饭菜上下功夫,要么是在饭桌上下功夫。
顾宁是没心思,也没兴趣理会这些交际应酬的。即便是街坊邻居,她只是敬重和感念对方的帮助。
这会儿见李学武有主意,便没再讲这个话题,而是问起了公公和婆婆的行程。
“昨天下午上的火车,今天晚上能到就很好了。”
李学武仰躺在沙发上,捶了捶自己的额头说,“这条线火车晚点是常有的事,不过反正也没有急事。”
“那——爸妈说几号回了吗?”顾宁迟疑着提醒了他,“金陵那边都说好了,要是耽误了……”
“放心吧,耽误不了。”
李学武躺着也觉得头疼,索性撑着身子坐了起来,看着她解释道:“我跟爸妈都说好了。”
“再一个,年前山上还有项目要做,爸没请多长时间的假,许是一周左右就回来了。”
“哦,我就是问问。”顾宁怕李学武误会,自己又解释不清,便坐到了沙发这边,示意要帮他揉揉脑袋。
就算是在家里,妻子又何尝有过这份主动的温柔,李学武真是既欣慰,又感动。
他主动躺在了她的腿上,感受着手指的力度,闭着眼睛享受起了这份惬意。
“媳妇儿,咱们再给李宁添个弟弟或者妹妹吧。”
“行了,你好了。”
顾宁也不等他抬起脑袋,松开手便站起身上楼去了,全然不顾歪斜在沙发上的李学武。
“是是是,你说我好了我就好了——”
李学武撑着沙发重新坐起身子,看着落荒而逃的背影,嘴角带着坏笑喊道:“从今晚开始努力!”
-----------------
“爸,我来帮您吧。”
“去去,忙你的去。”
老张在厨房里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看也不看儿子地说道:“没有你我还不吃饭了?”
“那也不用张罗这么多菜啊,您是要请谁啊?”
“请谁用不着你管,今晚这顿饭没你的份,该干啥干啥去。”老张丝毫没有在意儿子尴尬的表情,语气有些生硬地说道:“你要是闲着没事干就回家看看书去,我这不用你帮忙。”
这是嫌儿子在这碍事了,更是有几分埋怨,或者叫恨铁不成钢,是连往日的耐心都没有了。
老张这处院子拾掇的比李学武家里更要细致,也更有格调,就算他自己一个人住也不显邋遢。
当然了,若是论家具摆设、电器设备,那定是比不上李学武家里的,不过这里的生活品质也不差。
柴米油盐酱醋茶,一个老光棍倒不缺那几分烟火气。
李学武登门的时候正瞧见一台魔都牌轿车从这边开走,只是天黑隔得远看不清车牌子。
其实就算看得清也不一定认得,这附近的邻居他都认不全,更别提这附近的汽车了。
抬眼瞅了瞅老张家的门楣,却有几分富贵气的。虽然这附近的小洋楼基本上都是一个规制,可几十年下来哪有一模一样的。就是这大门的样式都各不相同。
回想起老张以前的谈吐,那些抱怨和牢骚,再看看他家里的环境,以及刚刚离开的小汽车。
嗯,这街道哪里会有普通老百姓啊。
按了门铃,没等一分钟,院里便传来了脚步声,开门的正是早晨见到的张老头。
一身家常袄子,腰上扎着蓝色的围裙,不像是个渔夫,倒像是个伙夫。
“你自己一个人来的?”
老张看了眼他身后,让开身子抬手请了他。
李学武却是侧了身子客气了半分,嘴上打趣道:“你这里又不是龙潭虎穴,还得带俩保镖来?”
“那倒不是。”老张脸上有了几分笑意,“我还想你这身份,就算不带着秘书来,也得带着司机来啊。”
“本来是这么想的。”李学武随着他进了院门,扯淡道:“可惜不凑巧,我那秘书是我大哥的小舅子媳妇儿,大晚上的我可不敢领出来。”
“司机就更别提了,这坏小子跟我说,晚上宁愿陪着媳妇也不愿意陪我来跟个老头子吃磨牙饭。”
“唉,都说领导难当,果真如此。”老张感慨着请他进了屋,嘴里叹息道:“身边人要是管不住,可不仅仅是御下不严,更有可能闯下大祸啊。”
李学武见张老头说的郑重,却也认真了几分,挑眉赞道:“还是您老有见识,我也是这么想的。”
“先坐,饭菜马上就好。”老张抬手示意了沙发,自己倒是不客气地去厨房,把李学武留在了这边。
茶几上有泡好的茶,客厅很是亮堂,就是家具陈旧了一些,更没有杂七杂八的摆设,除了放不下的书。
李学武将手里从家带来的礼盒放在了一边,也没往沙发上去坐,而是迈步看起了这客厅的摆设。
这客厅里最多的便是书了,除了日常所用的柜子,其他墙面都是书柜,旧书籍堆的满满的。
另有搁不下的书籍摞在地上,挨着书柜摆了一趟。
如果不是附庸风雅之人,那在客厅里摆书架,定是楼上的书房摆不下了。他倒不意外老张的这些书,从几次交往上便能看得出张老头是个有学问的人。
他也没手欠,去翻找人家的藏书,只是挑着顺眼的瞅了瞅,瞧见多是古籍,便也多了几分小心和郑重。
真能看得进去古籍的,那多半是有修行的。就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没有句读(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也能把人折磨疯了。
李学武也是听来的,说是早先考秀才也好,考进士也罢,有特别损的考官出题就爱考阅读理解。
啥意思呢?
不是没有标点符号嘛,一长溜文字摆出来,让你按照核心思想做八股文章。
后世参加过高考的读者都知道,高考语文作文是有几分八股破题意味的。
给你一个故事,或者几句话,但凡理解不出来,那这作文你算是白写了。文不对题,你跑题了啊。
考秀才的题目有些句子连在一块,这个逗号放在哪个位置也有说道,放错了就全错了。
李学武倒是能看得懂古籍小说,小时候是读过文言文版四大名着的,有这方面的积累。
不过懂也是粗懂,毕竟很多古籍都需要看注解才能读得懂的,就比如四书五经,都有注经。
他从书架上找到一本《梦溪笔谈》,也没看是哪版的,回到沙发这边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这是宋朝大家沈括的书,收录了他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非常有可读性。
而他找到的这本是分卷《人事》,不是人物史书,更像是宦海沉浮的人事录,读起来挺有意思的。
沈括活到了六十五,那可是北宋年间啊,算长寿了。官至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加龙图阁学士,算是今天的边疆一把挂副挂兵,相当强悍。
他看书没有节制,更没有什么规矩,喜欢的就看,没时间就扔在一边,除非是学校里的教科书,逼着自己也要翻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