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还是大姑娘

李学武前脚刚调研了轻兵所,要抓一抓兵器研发制造和出口,后脚苏维德就盯上了他在市里的关系,巧不巧?

 

巧个锤子,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苏维德在工业系统可不是新兵蛋子,既然对李学武有想法,不可能怼一杵子就跑。

 

现在问题来了,纪监对周小白的调查遭遇到了来自保卫处以及其他部门的压力和阻力。

 

周泽川对接下来的调查工作和进度缺乏信心,他应该怎么做?

 

把周泽川叫过来抽几鞭子,训斥一顿,哄他、骗他不要畏惧困难赶紧上?

 

苏维德没有疯,干工作劳逸结合,松弛有度他还是懂的,周泽川这边要催促,可也得讲究方式方法。

 

大李和小李盘踞在红星厂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拔除和解决的。

 

徐徐图之,久久建功。

 

一个周小白不可能同时办了两个人,现在抓不到李学武的把柄,却把李怀德的屁股露出来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苏维德目光很是锐利,悄然间便发现了大李和小李之间的信任弱点,这就是突破口啊。

 

周小白的问题一定要揪住了不能放,要通过经济问题牵住李怀德以及其他关联人物。

 

这边牵住了李怀德等人,他回过头来要通过其他方式,让李怀德清楚认识到这种危险。

 

你说他疯了,这不是自毁长城嘛!

 

不,他坚信自己没有疯,能击败大李的只有小李,能毁了小李的只有大李。

 

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人的参与都会引来集团的震荡,甚至带来不可修复的毁灭影响。

 

尤其是他,在调查的过程中,更是不能扮演主动推动的角色。

 

为什么?

 

因为他还想继续留下来,留在红星钢铁集团,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这里未来大有可为。

 

他不能做坏人,坏人可以是周泽川,可以是任何人,就不能是他。

 

一旦大李知道小李如此算计,哪里会容忍自己的屁股露在外面,给李学武当警戒线。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伤的那个直接锤死,累的那个也别想好死,这就是苏维德的定计。

 

李怀德已经掌握了集团的人事系统,掌握了各分公司和分厂的管理权限。

 

李学武在某些领域的影响力也是超然的,就比如三产工业。

 

且看集团秘书长去一趟轻兵所就能给五金工业和兵器工业带来如此有价值的项目。

 

细品一品,相关业务和工业的干部和职工对他的信任程度会有多深。

 

大李和小李之间已经出现了矛盾和裂痕,这是集团内部的共识。

 

但团结和合作还是存在的,李学武这位秘书长可谓是尽职尽责,符合班子所有成员对秘书长这一岗位的认知。

 

同样的,李主任对他的限制也是摆在了明面上,以岗位过渡的理由,几乎取消了秘书长在其他工作领域的责任和业务。

 

而李学武呢?

 

妥协是一门艺术,完全放弃的妥协叫败退,有尝试攻击和铺垫的妥协才叫睿智。

 

别人看秘书长步步后退,但有心人看到李学武步步为营。

 

从最年轻保卫组组长的位置上一跃成为了秘书长,却做的踏实稳重,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还不是年少有为吗?

 

反过来讲,这种人不好对付的,至少苏维德前几次试探已经折戟沉沙了。

 

周泽川这条线不能逼的太狠,就算发现纪监调转枪口去查李白晖和郑旭东,他也不能急,要建立第二条进攻的渠道。

 

一方面是给周泽川疏解压力,提供信心,同时也是他做事的原则,不能过分依赖。

 

那有人问了,苏维德明明知道自己的秘书顾城同李学武以前的秘书彭晓力是好朋友,为啥他还主动问市里的关系。

 

这样一问,顾城必然要通过彭晓力给李学武示警,他的计划不是露馅了吗?

 

首先,问一句顾城,并不会完全暴露他的目的,因为他问的很隐蔽。

 

他是问顾城有没有市里的关系,用了其他事情做幌子,好像是要办什么事似的。

 

其次,问了顾城,他也想看看李学武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对保卫处以及故旧的影响力如何。

 

顾城但凡有所顾虑,或者对李学武的未来失去信心,都会犹豫着是否传递信息。

 

顾城这里犹豫一下,真传到了彭晓力那里,彭晓力再犹豫一下呢?

 

彭晓力现如今的处境一打听就能知道,当初要不是李学武的授意,他也不会如此窘迫。

 

一旦彭晓力对李学武失去了信心,那反馈上来的便是李学武失去了某些重要影响力。

 

最后,苏维德不是阴谋家。

 

但凡在机关单位里生存的老油条都懂这个道理,玩阴谋诡计是不能长久的。

 

所以他现在玩的都是阳谋,就算李学武看出来了,也奈何不了他。

 

组织生态内部的互相竞争一直存在,也是职场中游戏规则,玩不起就滚蛋。

 

只要不是明摆着捅刀子,全凭能耐,这种竞争你就算是申诉都没有人理你。

 

你让苏维德找上面的领导说李怀德霸凌他,说李学武心眼多拉帮结伙搞山头,上面的领导怎么看他?

 

用看傻哔的眼神看他?

 

没有人会做无用功,他不会去打小报告,这是无能的表现。

 

再看李学武去轻兵所调研,回来后召开兵器研发制造和出口贸易的工作会议。

 

你觉得李学武是没事闲的,凸显存在感?

 

连苏维德这种不是业务口的都能看得出来,李学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想想,兵器工业做得好了谁受益更多?

 

再想想,兵器出口做的好了谁更受益?

 

李学武是有地方关系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是块难啃的骨头。

 

现在卫戍区的情况很复杂,李学武从卫三团抽身而退,主动避嫌。

 

对方也很给面子,迟迟没有表态,更没有将他的身份取消掉,依旧维持着这份情面。

 

同样的,李学武吃水不忘挖井人,也算投桃报李,以鍕工合作和实验的方式,继续帮助卫三团,帮助卫戍区。

 

你想吧,这么聪明懂事的家伙,还有着红星钢铁集团这种托拉斯企业做背景,谁愿意招惹他,断绝了这种关系。

 

兵器工业做的好了,京城有很多关联单位受益,这些单位都是李学武的隐形助力。

 

是连李怀德都要谨慎考虑的影响力。

 

再想想红星钢铁集团的兵器工业在哪?

 

李学武正在谋划钢城工业,辽东工业,临走前必然要做好关系转移和交接。

 

接下来董文学会回到京城,接下他在京城的所有合作关系,继续深耕和发展。

 

他呢?会把这种合作和关系带去钢城,带去辽东,你说辽东工业会不会重视他。

 

最后一点,高雅琴是主管经济和贸易的副主任,她恨不得李学武创造更多的贸易量。

 

你去集团机关里问,秘书长同高副主任的关系如何,大家都会说一般般。

 

因为大家都知道,秘书长同高副主任除了正常的工作沟通和交流,并没有什么私交。

 

这话当然是正确的,但站在苏维德的角度就不能这么看了。

 

至少在业务上,能看出李学武同高雅琴没有矛盾关系,反而能达成合作。

 

李学武去了辽东,与高雅琴之间的联系可就多了,更要指望高雅琴在集团支持他。

 

同样的,李学武能从联合单位和现有的合作体系中帮助高雅琴创造更多的业绩和价值。

 

互相帮助,互相成就,这特么还不算关系紧密?还能说是一般般的关系?

 

你问问正常点的两口子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吧。

 

所以要办李学武,必须盯住他都在做什么,牵扯到了哪方面的影响。

 

现在苏维德能确定,一旦李学武在管委会上遭受诘难,高雅琴一定会站出来帮忙。

 

红星钢铁集团发展壮大,同志之间的关系也愈加的复杂,苏维德最近看李学武同景玉农都有种眉来眼去的感觉了,难道是错觉?

 

——

 

时间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就不停。

 

继第一场大雪过后,十二月的第一天,京城迎来了多年罕见的暴风雪。

 

罕见到什么程度?公共交通都停运了。

 

漫天大雪,伴随着大风,掀翻了不少住宅区的简易棚,早晨起来一看很多人都傻眼了。

 

早饭当然是不成问题的,就算再大的风雪,也挡不住老百姓的这顿饭。

 

可上班成问题了,怎么去啊。

 

幸好,红星厂的职工多住在东城区,公交车没有了,通勤车也跑不了,自行车就更别提了,走路去上班吧。

 

这年月可没有说极端天气停工停课的,就算天上下刀子也阻挡不了工人上班的热情。

 

与后世不同,这个时候工厂是大家的。

 

所以路上便能看到一群群戴着棉帽、围脖、手套,身穿大衣,裹得严严实实的工人和学生,沿着道路两边往前走。

 

单位离家近的可嘚了,要是离家远的,恨不得要走一个多小时。

 

就算是红星厂这种离东城区不远不近的单位,比较以往也要多花费十几二十分钟。

 

为啥?风雪路不好走。

 

早晨,李学武送了闺女去上学,瞧见路边已经有了不少除雪的身影,定是街道组织的。

 

你可能无法想象,这个年代机关干部、工人和学生的自觉性。

 

下雪就等于信号,不用喊集合,到单位第一件事不是交班,而是去工具房领装备。

 

而等着下班的人也不用急恼,他们早就领了装备,等交班的人一到,双方简单汇合,便要在车间主任的带领下,开赴自己的片区。

 

片区,早就划分好的,谁的片区没清理干净,不用大广播通报,车间主任都不让。

 

厂区里的雪清理干净了就算完?

 

并不是,还有厂区外的呢。

 

后世做店铺生意的可能还知道,门前三包啊,传统就是延续自这个时代。

 

可能包干的内容和意义变化了,但传承是这个传承,你厂区门口的街道就归你扫。

 

今年红星钢铁集团任务量骤增,因为整个亮马河生态工业区都归了他们。

 

李学武乘车一路前来,看到的便是暴风雪中热火朝天的除雪场景。

 

他为什么能乘车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