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棒梗的锅(第3页)

 

在具体工作中,集团工宣队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在完成相应的变革宣传和工作后,并没有对这些单位指手画脚,极大程度上保证了这些单位的平稳运营。

 

要知道如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红星钢铁集团工宣队是承担了风险的,何雨水要负主要责任,李学武则是负间接管理责任的。

 

但这种风险是值得的。

 

从八月下旬开始,钢铁学院和京城中医院分别与红星钢铁集团签署了进一步的合作协议。

 

双方完全打破了信任障碍,打通了合作的渠道,在大环境和形势之下,他们也没得选择了。

 

正如李学武同何雨水等人说的那样,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独立的认知。

 

活动是上面组织的,实惠是要捞给自己的。

 

京城中医院原副院长赵玉峰出任红星钢铁集团百草堂药业总公司总经理一职。

 

双方的合作就已经进一步发展了,有赖于业务上的精诚合作,这一次达成了正治上的互信。

 

李学武早在红星联合医院筹备创建之初就想过要搞医疗联合体。

 

红星联合医院是很先进,医疗资源是很顶级,然后呢?

 

医疗服务体系可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开展正常经营工作的。

 

以红星厂医院为基础组建联合医院,更缺乏一些必要的经验和手段。

 

这一次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就有一条,双方会以交流合作的形式互派医务工作者。

 

再有,两家医院组建救助联合体,以联合医院为主,创办城市急救电话系统。

 

为此,红星联合医院采购了40台救护车应用于该系统的指派救援任务。

 

电话指挥中心会根据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电话沟通的情况指派两家医疗机构中最合适的一家。

 

也就是说,能把电话打到联合医院的,救护车出动,会按照实际情况快速展开救援。

 

目前急救电话系统只有联合医院和京城中医院两家,两家医院的情况都比较特殊。

 

联合医院正处于试运营状态,而京城中医院经过了几轮的考验,医疗资源紧张。

 

双方这一次合作也算是优势互补,互相疗伤。

 

关于急救系统,李学武很清楚,以目前京城市电话保有量来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但只要走出了这一步,就等于把红星联合医院的品牌先进性打出去了。

 

在这之前,还没有一家医院组建过急救互助系统,多是自己的病人自己管。

 

在此框架之下,京城中医院的医生可以来联合医院开诊,联合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去京城中医院交流。

 

双方的医生都能互动,疑难杂症,复杂手术也可以合作开展。

 

联合医院还是以西医为主要救助手段,这一次合作正合适学习中医的优秀经验。

 

搞中西医结合不是从后世开始讲的,李学武对这方面还是有一点点心得和认知的。

 

父亲李顺也曾经给他们讲过西医和中医的优缺点,谈过哪种病症更适合哪种医疗手段。

 

他当然是不记得的,可对中西医结合理论还是有印象的。

 

双方优势互补,互为论证,是未来都在应用的一个主要医疗方向。

 

李学武参与并设计的几个主要项目,都不是他的专业,可他就是能给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

 

他不会对具体的工作和业务过度干预,但会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划出线条来供项目发展。

 

在这一点上,李学武同红星钢铁集团一些干部和领导的做法是有区别的,也更得人心。

 

——

 

“我不想上学——”

 

李姝也不知道听说了什么,一改以前的态度,临近开学的日子,竟然对上学有了反感。

 

顾宁静静地看着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她,或者说她自己也不愿意这么早送李姝去幼儿园。

 

这都怨李学武,秦京茹歇班回家了,他却没找到合适的保姆。

 

半个多月了,早饭他都是送了闺女和儿子到大院以后,再去单位食堂吃。

 

晚饭则有些复杂了,工作晚了的话就在单位吃,早点就在大院吃。

 

有时候赶上周末了,也会带上家人去饭店吃。

 

反正这半个多月家里基本上没有开火,厨房里秦京茹走的时候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韩建昆倒是想让秦京茹多帮忙一阵的,可李学武婉拒了,他看得出来韩建昆也心疼媳妇儿。

 

八月的最后一天,李学武带着全家去渔家傲吃了顿海鲜大餐,回来后李姝就变卦了。

 

“咱们不是说好了嘛。”

 

李学武耐着性子,拉了拉闺女的小手轻声说道:“你不想认识幼儿园的小朋友吗?”

 

“以前想,现在不想了。”

 

李姝推开了奶奶给做的新书包,避之不及地说道:“棒梗说了,幼儿园的小孩儿都拧鼻涕泡。”

 

“棒梗——”李学武咬紧了后槽牙,他还真是第一次想收拾这小子了。

 

“也不是所有小孩儿都拧鼻涕泡的。”他深吸了一口气,笑着给闺女解释道:“跟你一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还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呢。”

 

“我就不拧鼻涕泡——”

 

对于李姝来说,这世上最恶心的事就是拧鼻子了,她爸爸从小就这么教的。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小时候教李姝卫生好习惯,现在成了回旋镖砸自己脸上了。

 

“那你可以教小朋友们不拧鼻涕泡,教他们讲卫生,讲礼貌啊。”

 

他还是选择送闺女去学校,这家里实在照顾不过来了,顾宁的学习压力还是很大的。

 

他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忙,尤其是即将进入到九月份,往后的几个月他会更忙。

 

首先,李姝要请家庭教师的,要教她钢琴,还要带她学习,写作业。

 

其次,家里必须请保姆的,一家人老是在外面吃可不成,这不成妻离子散了嘛。

 

最后,他明年要去钢城工作,顾宁是无法随他一起去的,所以他要做好集团的布局,还要稳定好家里。

 

现在问题来了,闺女不配合怎么办?

 

“爸爸再给你买一把玩具枪怎么样?”

 

李学武连利诱的招数都使出来了,看着李姝说道:“只要你乖乖去上学,爸爸就给你买。”

 

“我不要,我有玩具枪。”李姝丝毫不买账,甚至还谨慎地往后面躲了躲,很怕她爸把她卖给幼儿园似的,“我白天想去奶奶家。”

 

“可奶奶还要照顾李唐和弟弟啊。”李学武无奈地解释道:“太太和奶奶照顾不过来你们了,奶奶还得照顾家里人呢。”

 

“可我不想上学。”李姝嘟起了嘴,偷偷看了母亲,她也知道,决定权在谁的手里。

 

顾宁也是没辙,她不会在孩子面前同李学武商量或者妥协的。

 

老太太和婆婆能不能看孩子?

 

这个问题早就讨论过的,婆婆已经说过了,仨孩子一样照顾,让李学武晚点送李姝上学。

 

可李学武考虑的比较多,李姝终究不会在胡同那边上学,早点晚点没有任何区别。

 

反倒是这边,顾宁既然想让她在医院的幼儿园上学,那就得尽快熟悉这边的环境。

 

同龄的孩子都是3岁或者3岁半去的幼儿园,她4岁或者5岁去,就等于插班了。

 

两边的环境互相搀和着,对普通的孩子或许没有什么影响,但李姝是特别的。

 

至少在李学武的心里,她是特别的。

 

作为父亲,他必须为闺女负责,越早消除环境对她肤色和样貌的质疑越好,越早在她心里建设正常的感官和习惯也是越好的。

 

所以,跟一些家长说的一样,就算是绑,也要把李姝送去幼儿园。

 

家庭谈判因为李姝和李学武的坚持彻底破裂,双方没有和解的可能。

 

本应该局中调停的顾宁始终没有说话,这让李学武在闺女的嘴里得到了一个坏爸爸的称号。

 

今晚第一次,李姝拒绝了他的睡前读故事书活动,自己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

 

实在是这个家把她养的太好了,虽然言传身教,李学武两口子对她和李宁的教育都很仔细,但比较其他孩子,李姝可以说从来没有吃过苦,更是没有受过委屈的。

 

谁敢给她委屈受啊,她爷爷每次回来,不都是给她欺负,还得给她撑腰嘛。

 

哭也不行,李学武一边心疼着,还得咬牙硬挺着,这个学必须上。

 

今晚是谈不拢,明早又得是一场攻坚战。

 

睡觉前顾宁也迟疑了,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李学武商量。

 

李学武也看出了她的犹豫和迟疑,主动开口说道:“李姝的性格太特了,也比同龄的孩子聪明,更任性,完全具备了上幼儿园的标准。”

 

自己的闺女自己了解,甭说这个时候了,就是后世多少上了幼儿园的小孩还不会生活自理呢。

 

可李姝早早地就知道这些事,李学武说她聪明一点都不是夸自己孩子。

 

“我就是怕她太聪明了,脾气太倔了。”

 

顾宁叹了一口气,担忧地道:“要是跟同龄孩子玩不到一块儿,反倒是约束了她。”

 

“那怎么办?难道送大班去?”

 

李学武无奈地说道:“这还只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呢,先让她尝试一下吧。”

 

“嗯,我理解你的意思。”顾宁能够感受到李学武的焦虑,关于李姝的特殊,“但你得从自己的角度坦然面对她的特殊,这一点很重要。”

 

“嗯,你说的对。”李学武长出了一口气,拉着顾宁的手说道:“我是既怕她懂事早,又怕她年龄小就面对这些,会受到心理上的伤害。”

 

“终究要面对这一天的。”

 

顾宁躺在了他的臂弯里,轻声宽慰道:“她不可能永远在你的护持下成长。”

 

“但我会尽我所能。”李学武看了看顾宁,道:“李姝的家庭教师我心里有人选了,等她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就请人来家里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