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23点46分

“卫国……”

 

李学武站在窗台边上,看着夜色中的红星厂陷入了沉思。

 

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八点四十五分,如果按照他给自己设定的期限。

 

也就是夜里十二点之前抓到人,明天早晨上班前结束审讯,并将案件的处理结果向管委会汇报。

 

留给他、留给保卫科的时间不多了。

 

“王筝,帮我个忙——”

 

就在走廊里短暂地陷入沉静之时,李学武倏地转过身,看向一直等着他的王筝说道:“我要四九城大顽主和老兵头子的具体位置。”

 

“你要广撒网?”王筝并未惊讶,但语气中还是带上了一点质疑,“你觉得卫国没有跑?”

 

“十有八九,他还在城里。”

 

李学武眼睛微眯,现在的他很想抽上一根烟,好让急速旋转的大脑降降温。

 

但坚强的意志克制住了这种习惯和本能,只是他的表情有些异样。

 

“说白了,他还是个小孩崽子,出了事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爹妈。”

 

李学武分析道:“这种性格并不特殊,因为他的父母很溺爱孩子。”

 

“来之前我们对卫国以及他的家庭做了一些了解。”

 

王筝点点头,在确定了李学武的想法以后,对着身后点点头。

 

有治安处的干部转过身,跟着王一民往外走,去布置对李学武刚刚提到的那些人的抓捕行动。

 

比如赵卫东、谢前进、李援朝……

 

再比如张建国、李占元、王大海……

 

“我就是要全城造势,草木皆兵,让他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李学武看着王筝说道:“大顽主,老兵头子进来了,你说四九城里的小崽子是个什么状态。”

 

“只要他还在城里,只要他还打算跑路,绝对能从这个圈子里打听消息。”

 

“你是在算计他父母?”

 

王筝眉毛一挑,本来在她心里,李学武就是一个会算计的形象。

 

这一次跟他合作,这个印象算是具象化了。

 

“这也叫算计?”李学武瞅了她一眼,示意一起走,走廊里有些闷,“这只能算一点计谋。”

 

“挺好的,比我想的全面。”

 

王筝没想到他很在意自己对他的看法,笑着说道:“要是我来负责这次行动的部署,一定是放长线钓大鱼。”

 

“算了,我没那个耐心。”

 

李学武转头看了身边的王筝一眼,这姑娘才二十六七吧,心可真够狠的。

 

听明白她话里是什么意思了吗?

 

什么是长线?

 

谁又是大鱼?

 

反正案子已经出了,倒不如在这个案子上做一做文章。

 

已经确定是谁做的案子了,谁就是长线。

 

好,既然长线确定了,那大鱼又是谁呢?

 

卫国的父母?

 

当然算,可依照王筝的语境,以及她现在的处境,这俩人可不够她吃的。

 

再长还能长到哪去?

 

哎嗨,这可说不好!

 

你就说卫国在作案和潜逃期间都接触谁了吧,谁又给他行了方便。

 

在他躲藏抓捕的这段时间,又有谁起了歪心,有了异动。

 

不用说,这些“鱼”无论大小,都得被她一网打尽。

 

为什么?

 

你说王筝年纪轻轻的,为啥手段和心思这么的狠绝?

 

首先,这是她的工作,她所针对的,都是犯罪分子。

 

其次,正因为年纪轻轻,所以她才更需要影响力大的案子。

 

似是这种必破的案件,在她的眼里就是香喷喷的饽饽。

 

在时间和条件允许之下,她都能借着这个案子给你玩出花来。

 

也别说人家心歹毒,也别说姑娘会算计,只能说屁股决定脑袋。

 

你在她这个位置,说不定比她还狠呢。

 

话往回说,王筝年纪轻,李学武年纪也轻啊,他就不需要“大鱼”了吗?

 

是的,李学武跟王筝的情况不一样,他现在求稳不求快。

 

已经到现在这个位置了,再快能快到哪去。

 

再特么往上顶,董文学和李怀德都要麻爪了。

 

尤其是现在的形势,红星厂的稳定压倒一切。

 

王筝想要借影响力稳固地位,他不需要,他在红星厂的地位很稳固。

 

甚至为了再进一步,他还要松动自己现在已有的地位。

 

你没看他正逐渐松手保卫组的工作,松手三产和贸易的工作嘛。

 

王筝亲自来红星厂,一见面他就猜出对方为啥来了。

 

也许是习惯性地以为自己要公报私仇,斩草除根。

 

也许是习惯性地以为自己嫉恶如仇,不嫌事大。

 

错了,从带着她往审讯室里走,李学武就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态度。

 

什么破案抓人,审讯立功,这些对于他都不重要。

 

他在红星厂走到这一步,已经不需要实际的功劳来给他垫脚跟了。

 

过犹不及,真让人对他有了不可改变的印象,那他这辈子就只能是一个保卫干部了。

 

干到头了,也只是保卫组组长,那有什么意思。

 

王筝也是看出他不想“扩大战果”的态度了,这才出言试探。

 

包括刚刚对他提出要抓捕顽主和老兵的意见,她都觉得李学武在演她。

 

以前那么一个火爆脾气的李学武,现在怎么成了老猫了?——

 

“你有多少把握能在今晚抓到卫国?”

 

走出保卫楼,闷热一扫而空,夜晚的七月,还是有几丝凉风的。

 

王筝理了一下耳边的头发,打量着灯光下的李学武,说道:“就像你想的那样,速战速决。”

 

“我对保卫科有信心——”

 

李学武笑了笑,没跳她挖的陷阱,而是回头看了一眼大厅里的忙碌,自信地说道:“我相信他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嗯,你有一群好兵。”

 

王筝也没想着自己玩心眼子能玩得过李学武,但这并不妨碍她撩嗤一下对方。

 

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嘛。

 

“尤其是你们的保卫科科长,听说还是个大学生,真有你的。”

 

“呵呵呵——”

 

李学武轻笑一阵,见她要上车回去了,便出言邀请道:“回去睡觉?”

 

“如果明天没事的话,要不要跟我去看看现场?”

 

就在王筝的司机给她打开车门子后,他挑了挑眉毛说道:“今晚的四九城一定很热闹,千载难逢啊。”

 

“这算是约会邀请吗?”

 

王筝好笑地看着他,示意了自己的212又问道:“坐我的车,还是你的车?”

 

“我的车被周瑶开走了,她需要用电台”

 

李学武虽然这么说着,但并没有上王筝的车,而是示意了门口停着的羚羊巡逻车,也就是拆顶改装版。

 

跟威利斯很像,但比威利斯豪华,适应性配件更多。

 

最大的差别是顶棚,威利斯的是帆布软顶,羚羊巡逻车是可拆卸硬顶。

 

现在门口这台羚羊轻型巡逻车就是拆掉顶棚的状态。

 

“要不要试试我们厂的新车,可比212好开。”

 

“怪不得那些小崽子看见这玩意儿眼热——”

 

王筝围着羚羊吉普车转了半圈,对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我看了都心动了。”

 

“那就给你开——”

 

李学武拍了拍车门子,示意了钥匙空上的车钥匙,扭身坐在了副驾驶。

 

王筝的司机见领导要换车,便跳下来要做服务工作,却被她摆手拒绝了。

 

李学武邀请她一起进城“看戏”“兜风”,她自然不能拒绝。

 

况且这小车看起来是比傻大笨212漂亮多了,她也是有些手痒。

 

当然了,按照规定,她是不能在上班期间驾驶汽车的。

 

可按照规定,这个时候她早都应该下班了!

 

所以,就在李学武坐进了副驾驶的同时,王筝也像刚得到玩具的小姑娘似的,欣喜地坐进了驾驶位。

 

“车身高度和座椅的舒适度确实比212强得多了啊——”

 

她一上来便感受到了李学武刚刚的王婆卖瓜,也并非夸大其词,浪得虚名。

 

踩了离合器和刹车,打着了火以后,按照档图挂上了前进档,轻给油门,这车在发动机很好听的动静中慢慢地启动了。

 

“喔吼,还真是挺好开的哎!”

 

王筝是女司机,妥妥的马路杀手,早在以前李学武就领教过了。

 

这一次之所以敢坐她的车,是因为他们俩不是去约会。

 

只看前前后后跟出来的几台车就知道了,谁特么约会带一群人出来啊。

 

现场直播吗?

 

当然了,女司机是个什么样子,大家心里也都清楚。

 

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跟闹着玩似的。

 

李学武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还是强忍着没说出换自己来开的建议。

 

“回去跟郑局和高局说说,十台的采购量太保守了。”

 

他趁机卖货地怂恿道:“这么好开的汽车,当然是后续计划全换羚羊。”

 

“趁着212现在还没贬值,问问有没有哪家单位愿意接收的,调控一些预算回来,统一换成羚羊汽车。”

 

“你好坏啊——”

 

王筝打着方向盘,一等车队出了红星厂大门,便是一脚油门超了车。

 

等两人的汽车成为了头车以后,她这才转过头,笑着对李学武说道:“不过我好喜欢——”

 

“你说的是汽车,对吧?”

 

李学武翻了个白眼,知道她是在故意逗自己呢。

 

别觉得她还没结婚,没到三十岁,就是个啥事不懂的小姑娘。

 

段位不高的,能被她给玩死。

 

当然了,李学武吃过见过的,啥样的姑娘没遇到过。

 

这种小陷阱,小心机,小暧昧,他早就司空见惯了。

 

“哈哈哈——”

 

见李学武没着了自己的道,王筝也不气馁,握着方向盘,在黑夜的大马路上猛踩油门。

 

“太特么爽了——”

 

“你轻点——”李学武咧了咧嘴,就在王筝放缓车速的同时,他又坏笑着说道:“我是让你轻点喊,大半夜鬼哭狼嚎的,再误会了。”

 

得,这一次是王筝掉坑里了。

 

“误会什么?”

 

王筝一看就是老司机了,她转过头,叽咕叽咕眼睛,笑着问道:“你怕跟我传出误会啊?”

 

“呵呵——”

 

李学武不为所动,稳稳地坐在副驾驶里,看着前面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

 

“你也不打听打听去,这四九城里谁不知道我李学武最是清白正直。”

 

他转过头,看着王筝说道:“作风正派,不贪不色,说的就是我了。”

 

“嗯,进纪监以前的干部都喜欢这么说话——”

 

王筝白了他一眼,说道:“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嗨~别这么说——”李学武转过头,看着窗外笑道:“不有句老话说的好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咱们这算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