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下周见(第3页)
李姝不太理解为啥太太不上车,还跟她说拜拜。
只等上了爸爸的车,看着黑夜里闪烁着灯光的大院远去,她的表情才从困惑变成了难过。
可在妈妈身边,她又不敢哭的,只能瘪着小嘴。
直到顾宁低头去看她,才发现了她的情绪。
本身顾宁也不是个会安慰人的,更何况是李姝这样的小孩子。
她只是把李姝揽在了怀里,让她靠得自己很近,并且用手轻轻拍着闺女的侧身。
李姝仰头看了看妈妈,车里有些黑,看不大清妈妈的表情,只是能够感受到妈妈的安抚。
爸爸晚上喝酒了,车里有着淡淡的酒味,她皱了皱小鼻子,有些埋怨爸爸为啥不让太太上车。
小小的她还不理解大人世界里的悲欢离合,仅仅是从情绪里表达这自己的喜怒哀乐。
也许是晚上那会儿欢乐太多,这会儿悲伤太多,车还没到家,她就睡着了。
李学武用衣服包了她,抱着进了院子。
秦京茹两口子给开的大门,他们一直等在这边。
倒不是怕贼人进来,而是秦京茹想着两人回来没有个灯,不方便。
再一个,李学武开了指挥车,等他们回来,正合适跟韩建昆一起开车回家。
没什么炫耀的意思,能在李学武家里干这么长时间,本身就是一种炫耀了。
她们家谁不知道她跟李家的关系,无论是大姑子、小嫂子,没人给她气受。
就算是有瞧不起她农村人身份的,可她自己赚了一份工资,又有着领导的关系,可不就是掐着韩建昆的命脉嘛。
韩家也不愿意得罪了媳妇,让韩建昆在他领导那里难堪。
想着坐车回家,倒不如说她懒,说她好享受。
这人就是没心眼子的人,实实在在的想干啥就做啥,倒是真对韩家的路子。
大哥大姐们都不在家,老小养老人,真找个心眼子多的弟媳妇儿,他们也受不了啊。
怕给他们老母亲气受,也怕跟沉默寡言的小弟过不长。
真遇着这么一个齐了喀嚓的农村女孩,他们还真就知足。
你瞧着韩建昆家里有底子?
那是还没见着这些哥哥姐姐们往回邮寄的东西呢。
你就说,给老太太邮寄东西,还能落下弟媳妇的?
多给秦淮茹一份儿,秦京茹就得多记着他们一份情,就得对家里的老太太好一分。
儿女少了是麻烦,儿女多了也是麻烦,家家都有麻花谱,家家都有算盘子经。
似是李学武家里这般兄弟姐妹多了,还能相处的很和谐的,也是少有的。
谁家不磕磕碰碰的,你看李学武如果没早早的分家,或者没有这么些个能耐,赵雅芳会不会找事情。
人心不能用斗量,多三斤,少三斤。
多多少少的这部分就是你能衡量的差值。
秦京茹没文化,没出身,没背景,可她不傻呢,知道学习呢。
跟谁学?
在谁家跟谁学呗
在她姐家的时候跟贾张氏学了不少骂人的话,跟她姐学了不少对付男人的招儿。
等到了李学武家里,这才算是学了规矩。
也不是老太太或者顾宁给她立规矩,而是家风如此。
她参与到了这个家庭中来,必然要受到影响。
她是给李家服务的,韩建昆是给李学武服务的,小两口对比着李学武两口子学习。
你说摸着石头过河?
可不就真是如此嘛,李学武两口子是如何相处的,他们便有样学样呗。
真论家庭富裕、身份高低,这个年代可不讲究这个。
时传祥跟最上面那位身份地位没区别,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
别觉得很虚,在社会普遍的认知和常识中,这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秦京茹在李家做工作,她并不觉得委屈,或者低人一等。
别说有社会上的这些因素,就是李家也没人拿她当外人过。
夏天说喜欢喝汽水,不等她念叨,李学武已经买回来了,还是成箱的往家里搬。
说是给小舅子准备的,顾延又喝了几瓶,每次不是李学武主动张罗着让她喝。
这家里李学武不喝甜的,顾宁嘴更叼,不喝汽水,老太太心疼的不想喝,全都是给她的。
说干活儿,她忙活着,老太太也跟着忙活着;说吃饭,都在一张桌子上坐着;说睡觉,她的房间格局、家具、布置,跟老太太那屋都是一般模样的。
将心比心吧,秦京茹想着李家对她的好,她也愿意尽心尽力,所以什么事都不用李学武去张罗,更不用顾宁来操心。
送李姝进屋的时候李学武就发现了,院子里罢园后的那些烂菜根都收拾了干净。
玻璃也看得出擦过的痕迹,灯光照射下明亮的很。
所有的家具和摆设都清理的干干净净,就连老太太这屋都重新换了所有的床单用具。
听着李学武解释了老太太不回来了,秦京茹是有些惊讶和遗憾的。
不过一想到老太太的情况,她也是很理解李学武的决定。
让韩建昆把李姝的小床搬到了楼上,全都安顿好了,两口子才算是离开。
顾宁今天跟家里人说说笑笑的,难免的有些累。
虽然中午也休息了,这会儿还是早早地上了床。
李学武不敢出大声,是去楼下洗的澡,换好了衣服,检查了门厅,这才上楼休息的。
李姝也是真争气,一宿没醒,只是早上起来的时候哭了一场。
还是想太太了,虽然李学武哄了一会儿就回太太家,可还是止不住闺女的眼泪。
秦京茹两人回去的晚,来的早,一个收拾着汽车,一个准备着早饭。
听见李姝哭着,秦京茹抱过去哄了一阵,总算是让大魔王平复了心情。
李学武在饭桌上跟闺女说了几遍以后的情况,算是让李姝理解了什么叫早上坐滴滴去找太太,晚上坐滴滴回家找妈妈。
李姝就是不会说长段话,如果真的能说,那眼神备不住是想说:就不能省略晚上的滴滴嘛
这是不可以的,李学武就算是再忙,也不会省略了对子女的教育。
他努力把工作留在单位,就是为了保证陪家人的时间和空间。
无论是以前的沙器之,还是现在的彭晓力,他都给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尽量不要在他家里谈工作。
这一点顾宁认同,也学了他的样子,就算是工作单位离家这么近,依旧没有把工作带回家,或者晚回家的情况发生。
她现在有着身孕,又是刚刚进入科室工作的年轻医生,工作少是应该的。
以后说不定要晚回家了,一场手术下来,没人能确定具体的结束时间。
早餐过后,顾宁帮李姝整理了身上的漂亮衣服,又给她的小包里装了她一天的应用。
秦京茹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跟韩建昆一起把老太太的东西收拾了上车。
等李学武抱着闺女到了四合院这边的时候,刘茵等不及的把孙女接过去了。
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埋怨着昨晚为啥非要折腾孙女一趟。
李学武笑着面对了母亲的指责,没解释,也没在意。
简单说了两句便乘车离开了,路上还要接了住在不远处的彭晓力。
跟沙器之那个时候不同,韩建昆会早早的开车来李家,所以就没再先接彭晓力再来这边。
晚上也是一样的,先放彭晓力下车,然后跟领导一起回家。
彭晓力也是第一次享受车接的待遇,在院子里很是露脸。
昨天一整天,他爸妈的心情都是在院里邻居们的夸奖中保持了兴奋的样子。
他的衣服也随着身份的改变发生了变化。
知道领导的穿衣风格,他特意找了韩建昆,打听到哪里能买到这种风格的衣服,特意去店里挑选的。
所以,今天早上他站在院门口等车,李学武就发现了他的穿着变化。
同他一样,都是黑皮鞋、黑西裤、黑腰带、白衬衫,外面罩一件藏灰色夹克衫。
李学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提前引领了未来的行政套装风格,但他这么穿绝对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形象。
主要是他身边的这些个娘儿们有眼光,知道年轻的他需要穿什么风格的衣服来遮盖他的年龄。
娄姐、秦姐、于丽和张松英,四个人比赛似的给他做衣服,他现在衣柜里的衣服绝大部分都是她们给做的。
以前从部队上带回来的那些衣服早就不见了。
不是在四合院那边后院的房子里,就是被整理出来放到库房去了。
你就说顾宁得多大个心吧,自己男人衣柜里的衣服都是手工的看不出来?
家里经常多衣服,她就没觉得异常?
这还真就不怨顾宁,就连李姝的衣服都是于丽给做的,你说她怎么判断?
李学武的衣服风格极为单一,永远的白加黑,你根本不知道谁给做了哪一件,多了哪一件。
再有,她既不洗衣服,又不整理衣柜,这些都是秦京茹在做,所以她根本不知道李学武的衣服都是哪来的。
李学武倒是给过她解释,每季度裁缝老头都会给他做几套工作穿的衣服,具体几套就没个确切数了。
顾宁能知道的就是她给李学武买的,或者是掏噔来的衣服。
包括夏天穿的和冬天穿的皮夹克,李学武从姬卫东那里骗来的大衣等等。
当然了,那件大衣李学武现在没怎么穿了,因为太显眼,这个时候还少有小崽子穿出来显摆。
等小崽子们穿了,他就更不愿意穿了,没得让人误会可麻烦了。
所以今年的大衣还是个问题,羊毛料子他倒是有,就是没时间去找老裁缝。
彭晓力看见了领导目光中的惊讶,心里暗暗高兴,终于跟领导对上一个频率了。
等上了车,拿出笔记本开始汇报他准备了一天的行程安排时,李学武却是用一个又一个意外安排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让他的努力化成了泡影。
一个是跟李主任的工作汇报,他没有跟栗海洋的对接,不清楚李主任什么时候有时间,这个需要他到厂后立即处理的。
二一个就是造访汽车研究所的事情,李学武有些失去了耐心,想要去看看,那边到底能不能按时交付车辆。
别特么到时候再给自己搞出一个“下周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