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第3页)

 李清照这么一说,众人还真照着她说的方向开始想。 

 今天能来参加这个聚会的人,除了有一定的身份和家世之外,更重要的是,她们都读过书。 

 读过书的人,多少都会明白一些事理。 

 因此,当李清照把这个设想摆在她们面前之时,她们仅是稍微一想,就感觉到了手背发凉。 

 因为,这样的事情,其实有过太多的例子了。 

 前些年,到处流窜的叛军以及土匪,可没比金兵少祸害百姓们。 

 一下子,她们便觉得李清照说的话有道理。 

 但有道理归有道理,每个人的立志是不同的。 

 尤其是那些贵妇们,她们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或者说家族在大宋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生态位。 

 如果真的把大量的地分给了士卒,那他们能得到的,岂不是就少了? 

 你想吃肉没问题,但不能从我的碗里拿啊。 

 如果为了保证士卒的利益,而损害我们的利益。 

 呵呵,休想! 

 想到这里,便有一个看起来四十来岁的妇人站出来说道: 

 “姐姐,你说的话确实有理。 

 但是,我们大宋能有今天的书面,也不完全是那些将士们的功劳。 

 朝廷上上下下的每一个人,包括各世家大族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总不能论功行赏的时候,只赏士卒,却不赏旁人吧?” 

 “你怎么知道官家不会赏赐其他人?” 

 “可是,土地一共那么多。 

 如果都赏赐给了士卒,别人哪儿还有东西可赏啊? 

 总不能给士卒们赏可以传家的土地,却给别人只赏一些铜板布帛吧? 

 这不公平!” 

 听到这句话,李清照一下子笑了。 

 “铜板布帛确实不能传家。 

 但是,如果这些铜板布帛变成了工坊呢?” 

 “你说什么? 

 工坊?” 

 “对!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时代变了。 

 或者说,士大夫的命根子变了。 

 以前,士大夫的命根子是土地。 

 但是,以后的士大夫们的命根子,将会变成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