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第2页)

 “谢官家!” 

 “那爱卿以为当从何处迁移百姓比较合适?” 

 “回官家,臣以为可以从江陵府、常德府、建昌府三地迁移百姓。” 

 赵鼎的方案一出,大臣们又炸了。 

 不过相对于之前来说,炸的规模小了一点儿。 

 炸的主要是家在这三个地方的官员,其他的基本是一个看戏的状态。 

 按理来说,从某个地方迁走一些百姓,对于当地人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儿。 

 因为这些人可以迁走,但他们的地却迁不走。 

 他们走了之后,地就空了出来。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特殊的情况,隐户。 

 就是名和地都挂在有功名之人名下,不在朝廷掌握的黄册之中,也不向朝廷纳税的那部分人。 

 突然迁走那么多的人,空出来那么多的地,朝廷必然不可能让地空着。 

 所以,人迁走了之后,这些地必然要重新分出去。 

 但朝廷再笨,也不可能不问青红皂白的直接把这些地给一分了之。 

 分地之前,必然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重新丈量田亩。 

 丈量的过程之中,这些隐户就很容易会被暴露出来。 

 所以,他们才要反对。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突然迁走了那么多人之后,必然会对当地的工价造成影响。 

 在这个万事全靠人的年代,工价只要一涨,各行各业都要受到影响。 

 这就是他们反对的第二个原因。 

 只不过,这两个原因没有一个能摆得上台儿。 

 所以,他们只敢在下面议论,一时之间还没有人敢跳出来反驳。 

 或者说,他们还没找到合适的理由进行反驳。 

 见大臣们只是议论,却没有人直接像刚才的陈中一样跳出来反对,刘禅便干脆装作没看见。 

 “那等这些百姓迁移过去了之后,爱卿准备怎么确保其安居乐业?” 

 “回官家,百姓迁移过去了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分配土地。 

 无论升龙、占城还是蒲甘,这三个地方都已经开发多年,土地全是熟地。 

 而且,这些地方的土地全都可以用来种植一年三熟的稻米。 

 按照咱们目前的统计,一户百姓可以耕种的极限基本在五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