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3页)

 “官家所说的大汉之时的南蛮应该是指当年被诸葛丞相收服的那一支。 

 如果学生记得不错的话,当年的南蛮几经演化迁徙之后,主体变成了现在的佤族,就居住在大理国境之内的崇山峻岭之中。” 

 见陆游说的头头是道,俩人都疑惑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 

 “学生平时课业无聊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杂书。” 

 “哈哈哈,杂书好啊,没有你这些杂书,还不知道该上哪儿找这些南蛮后人呢。” 

 见岳飞这么高兴,刘大中疑惑的问道: 

 “官家为什么要让你找他们” 

 “官家让我代他问他们一句话。” 

 “嗯? 

 什么话?” 

 “问问他们,还记不记得当年与诸葛丞相之间的约定。” 

 “约定? 

 什么约定?” 

 “不知道,官家没说。” 

 见岳飞也不知道,刘大中又把希望放在了号称爱看杂书的陆游身上。 

 结果陆游也是一头雾水,诸葛丞相收服南蛮,史书上杂书上记得都有。 

 但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还真的从来没听说过。 

 而且,就算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跟大宋又有什么关系? 

 带着疑惑行了一路,直到队伍到了矩州,他们终于见到了使都团的最后一个人。 

 胡铨! 

 “下官胡铨见过岳元帅,见过户部尚书大人!” 

 “邦衡快快免礼。” 

 看着眼前的明明只有三十九岁,却两鬓斑白的胡铨,两人都是不胜唏嘘。 

 这位可是个真正的猛人! 

 大宋讲究与士大夫共天下,官员们就算是犯了罪,一般也就是流犯,真正杀头的很少。 

 就算是政治斗争,一般也都是把对方赶出朝党就算达到目的,很少奔着要命去的。 

 但眼前这位可不管这些,绍兴八年,秦桧主张与金国议和,这位直接上札子,建议将秦桧以及他的同党孙近、王伦三人斩首示众。 

 这一个举动当时可是震惊朝野,任谁都没想到这胡铨竟然会这么猛。 

 可胡铨也正是因为这个建议,被贬到新州,后来更是贬到吉阳(海南三亚)。 

 瞅瞅他那两鬓的白发,就知道这些年过的不容易。 

 看到他俩的眼神,胡铨却是突然就怒了。 

 “两位大人是在可怜胡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