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巡游(第2页)
萧西风记住方明前辈的嘱咐,不去打探赵作义的家事。
自己知道了也帮不上忙。
*****
魏国皇帝拓跋宏由洛阳出发,先往东去淮北四州:徐州、兖州、青州、冀州。
这四州和淮西七郡,是献文帝拓跋弘时代,公元466年之后的几年,北魏军队从南朝宋国手中抢夺过来的。
四州之中,靠北的冀州多数时候由魏国占领;
靠东部的青、兖二州,是魏、宋两国争夺的主战场。
两国军队经常在此地拉锯作战,轮流占领;
而靠南的徐州及淮西诸郡,一直是南朝刘宋国实际掌控的地盘。
徐州刺史部彭城更是南朝历次北伐魏国的大本营。
那一年(466年),南朝宋明帝刘彧即位。
他认为徐州战略位置非常关键,而他对徐州刺史薛安都很难信任,于是派大军压境徐州,意图是逼薛安都服软,同意调离徐州刺史职位,去其它地方任职。
这薛安都可不是寻常人物。
他出身河东(山西)大族薛氏。
太武帝拓跋焘时期,他随族兄薛永宗一起,响应盖吴起义,闹出过很大动静。
盖吴起义失败后,薛永宗被杀,薛安都逃到南朝,得到皇帝刘义隆欣赏,被授扬武将军、弘农太守。
后来刘宋国几次北伐,薛安都都是主力大将之一。
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后,南朝发生内讧。
刘义隆三子刘骏,起兵讨伐“元凶帝”刘劭,薛安都在柳元景麾下,成为刘骏义军的主力先锋。
后来,薛安都参与平定刘义宣、鲁爽、臧质等人的叛乱,更是亲手将当世第一猛将鲁爽斩落马下。
只不过,薛安都为人粗犷、不拘小节,因此经常犯错。
每次得到高官厚禄,没过多久就因犯法被降职罚俸。
好在皇帝刘骏对他很关照,并不重惩他。而且总是很快找个机会重新启用他。
薛安都和刘骏关系好,所以与皇太子、后来的皇帝刘子业也很亲近。
鲁爽死后,南朝第一猛将的名头,自然落在薛安都头上。
刘子业继位后,想削弱几位皇叔的势力,便有意重用薛安都,以他来对付诸位叔王。
那时,担任徐州刺史的是刘骏的九弟刘昶。
刘子业打算任命薛安都为徐州刺史,顶替刘昶。
刘昶得到消息,被逼无奈之下,渡过黄河投靠了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