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师父,你来啦


君子书院,辩学堂。

 

作为整个君子书院最大的建筑,整个辩学堂在寸土寸金君子书院之中拥有的是除了亚圣殿之外最为重要的建筑。

 

也是君子书院最早的一批建筑。

 

虽然辩学堂如今看来木头材质有些老旧,但也其实经过很多次的重新修缮了。

 

不过外形老旧,可学堂里面却是另一种的【金碧辉煌】。

 

无数曾经在儒学界闻名天下,青史留名的大儒,都曾在此留下了墨宝,而且写的全是字迹端正的楷书。

 

多以劝学,教导向善的句子为多。

 

不过这些并非是君子书院的荣誉,而是那些大儒的荣誉。

 

也是君子山诸多学子所渴望的荣誉。

 

早些年辩学堂的作用的确是不同思想论点在此处交流丶碰撞,尤其是亚圣去世之後的一段时间之内。

 

辩学之人蜂拥而至。

 

目的也很简单——驳倒亚圣之理,闻名天下。

 

为什麽专挑亚圣去世之後的时间,那理由也非常简单——活的亚圣怎麽可能辩的过?

 

亚圣死了,理论还算新,那群弟子未必真能完美继承亚圣衣钵。

 

万一辩赢了,那名字哪怕不能在亚圣之上,但在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君子山辩学从未输过。

 

直到亚圣的理传播四方,被众人视为普罗价值之後,就从未再有人来君子山辩过学了。

 

毕竟整个天下几乎全是友军了——偏僻的莽荒之地不算。

 

有的莽荒之地还在玩活祭,玩最纯粹的邪神思想,属於落後到没眼看那种,传播思想都得考虑会不会丢了儒修牌面。

 

後来人多了,也没人再来辩学。

 

这麽大的辩学堂总不能荒废,於是名义上叫辩学堂,实际上属於教室了。

 

不过为了保持辩学堂的位格,辩学堂的每次开放,都代表着一位顶尖大儒在此授课。

 

曾经的辩学堂没有桌子,唯有一条条板凳拼接在一起,无数学子也摒弃所谓君子之风,紧贴而坐。

 

渴求来自大儒最为纯粹的智识。

 

直到一个新晋大儒,对君子山的发起了挑战,辩学堂才撤掉所有板凳,恢复最初模样。

 

整个君子书院都十分重视——毕竟自家门内出了个挖墙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