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 看了好和看了蛋疼(第2页)

 看着那镜头上一脸狼狈和逃荒一样的陈道眀,又听着妻子嘴里的玩笑,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马上画面一转……

 好多腿就出现了。

 “咦?诗诗!”

 “……”

 许鑫嘴角又一抽。

 这满屏幕都是富有健康和活力的美腿……

 老头的镜头下,这种有张力的画面自然不必多提。

 他就想知道……

 “你咋认出来的?”

 “多新鲜啊,你倒回去,刚出场第二个就是!”

 “……”

 不信邪的许鑫赶紧倒退了一下,随后在一群人的舞蹈动作中,看到了刚才入场的那几条美腿。

 接着画面一转。

 还别说……

 真的。

 刘知诗就是第二个出场的。

 情不自禁的,他喊出了一声:

 “6”

 杨蜜得意一笑:

 “你想不想知道她有颗痣生在……”

 “啊!!你闭嘴啊!!”

 许鑫跟个小媳妇似的,一声尖叫捂住了她的嘴巴。

 这是我能听的吗!!!

 杨蜜翻了个白眼,被老公捂着手吭吭吱吱的给点名了地方。

 可惜



 也因为被捂住了嘴,许鑫就只听见了一阵“呜呜呜”……

 那颗痣到底生在哪……他真不知道了。

 ……

 凭心而论,俩人都对老头这部电影挺好奇的。

 一方面是有诗诗,而另一方面……就像是习惯一样。

 只要看到“张一谋导演”这几个字,就总会对他的电影抱有期待。

 哪怕这位大导演经常当着许鑫的面亲口承认:“我已经是个快被淘汰的老家伙了”……

 而电影的节奏……怎么说呢。

 四平八稳。

 可在这稳当之中,却同样有着一种宗师气度。

 对许鑫而言,他看电影第一次的习惯就是看故事。

 不看什么导演镜头,不看调度手法,更不看演技。

 纯粹就是看故事性。

 而这部以《陆犯焉识》改编的后半部《归来》剧情的电影……

 他的评价很简单。

 就俩字。

 “好看。”

 当画面最后在风雪之中,陈道眀举着自己名字“陆焉识”的牌子,陪非常苍老的冯宛瑜面朝火车站的镜头影像中定格后……

 这部片子结束了。

 而他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是真好看。

 四平八稳的好看。

 没有过多的去追求所谓的“镜头美感”,亦或者是任何新鲜技术。

 都没有。

 哪怕这片子是用imAx拍的,但通篇彻底的,也只是贯彻了一件事。

 电影。

 他用imAx胶片,拍了一部电影。

 一部故事四平八稳,不见任何锋锐,却有种时时刻刻被钝刀子割肉,不疼却心酸的感觉。

 他太喜欢这片子里那淡淡流淌着的暗流了。

 那种真情实感被温柔所包裹……一切心酸亦被温柔所包裹的感觉……

 “太棒了啊!!!”

 没来由的,他的心情变得激动了起来。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这才是真的老头!对不对!?”

 “……”

 杨蜜无言。

 可此时此刻的无声,却等同于默认。

 没错。

 一点都不假。

 这部戏里,她看不到任何功利的东西。

 印象中……真的好久没看到过张导带来这种作品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英雄》之后?

 还是说……那部《千里走单骑》之后?

 真有些记不清了。

 可这部电影,却像是把她给拉回了《英雄》之前的那一会儿。

 那种……很纯粹很纯粹的电影。

 纯粹的龚丽。

 纯粹的张一谋。

 果然……这俩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生一对”。

 外国认说龚丽是张导的缪斯,这话一点都没有错。

 她懂他。

 他同样懂她。

 可太棒了啊!

 虽然和许鑫的出发点有些南辕北辙,一个是导演角度,一个是演员角度。

 但杨蜜同样也打心眼里承认……

 这部戏,真的很棒。

 有种返璞归真的质感。

 简单的场景。

 自然得光线。

 以及恰到好处的演员诠释。

 而想到这……她也不自觉的低语了一声:

 “诗诗也出来了呀。”

 听到这话,许鑫同样点头:

 “嗯。”

 确实,刘知诗在这部戏里的表现同样很棒。

 最简单的一个结论!

 她……没有拖后腿!

 而是跟上了!

 跟上了龚丽和陈道眀的节奏。

 这是他给出的评价。

 可如果放到第三角度来看……一位年轻演员能跟上龚丽和陈道眀的戏。

 什么含金量……无需多说了吧?

 虽然这部电影只有两个人欣赏,而许鑫也好,杨蜜也罢,都没有给出特别华美的褒奖之词。

 但此时此刻情真意切的一句“真好”却已经胜过了万千。

 这电影,是真不错。

 适合去电影院看,也适合在家里看。

 是真正意义上那种……不分场合可以观看的好电影。

 并且能让哪怕对那个年代没有共鸣的人,都会被打动的一种……最朴实的味道。

 看的许鑫满心的欢喜。

 杨蜜亦如此。

 只不过……

 “我去接孩子了。”

 听到妻子的话,许鑫点点头:

 “好,我再看一遍。”

 “嗯。”

 杨蜜应了一声。

 其实她也想看……不过却没

那么急。

 她看,其实还是研究龚丽的演技。

 如今可以说一身功夫已到化境的大宗师不仅仅是张导,龚丽亦如此。

 这片子里,对方那种多次几番的眼神转换,堪称教科书一般。

 那是所有后辈演员值得去思考、模仿的存在。

 她也不例外。

 但这种观摩是很需要环境与时间的。

 而且自己和老公注定看不到一起去。

 他会在某一个片段场景下定格许久,思考光为什么这么来,人物的表面和内在都在象征着什么等等……

 而自己观影时,则是反复用慢帧数来前后平移演员的表情变化,进行体悟与观摩。

 可以说无论什么电影,俩人最多一起看一遍到两遍。

 但其他时候,基本都是各自守着各自的电脑。

 电影啥时候都能看,娃放学可不等人。

 ……

 其实说老实话,老头这版《归来》和原著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原著里,陆焉识其实并没有过的跟电影里这般“幸福”,反倒是因为居住问题,被孩子们当成了皮球在踢来踢去。

 最后干脆带着冯宛瑜的骨灰回青海了。

 至于许鑫看的书籍原著前半段……嗨,怎么说呢。

 这书的故事几本上就是一个伤痕文学的典型范例。

 严哥苓的书,他共鸣点真的不多。

 但夹不住老头是真喜欢。

 而老实讲,老头这版《归来》,他同样也是真喜欢。

 也不知道能不能入围威尼斯。

 戛纳开始报名的时候,他还没拍完,没来得及。

 但……他估计入围威尼斯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几乎可以说是一马平川了。

 当然了……许鑫在看完电影后,同样花了一天的时间,把电影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提交了一篇接近3000字的读后感。

 里面主要是提出了几个配乐方面的建议,以及说了下自己的感受。

 就当给老头交作业了。

 张一谋也没说啥,只是告诉他已经提交上去了申请表,宣传片总导演的委任应该会在月末时候下来,到时候大家一起碰一碰,看这宣传片怎么拍。

 冬奥会,选时间点肯定要选冬天有雪的时候来拍摄。

 这才4月份,几个月的准备时间,绰绰有余了。

 至于杨蜜那边……他也没操心。

 反正当天晚上诗贵妃就住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