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人物”


见许鑫一脸不解的望着自己,姜武耸耸肩:


“《山楂树》的票房爆炸之后,这圈子里的一些人就跟打鸡血了一样,大家都觉着文艺片的黄金时代到来了。一个《山楂树》能弄几个亿,把所有人的眼睛都给湖住了。你说,这算不算你的“功劳”?”


他这话自然不是质问。


而是打趣。


可许鑫在听到了这个理由后,下意识的以为这位《洗澡》的编剧也是其中之一,便问道:


“他狮子大开口?”


“那肯定没有……你没听明白我的意思。你的《山楂树》起来之后,确确实实对很多文艺片的导演、编剧都跟打了一针鸡血差不多。


但……咱们这圈子里,有时候从业者反倒是反应最慢的那一拨。反应最快的,是投资商……


你知道《山楂树》票房三天凿了一个多亿之后,圣诞节刚过,光我知道的,听说过的所谓的投资商“峰会”举办了几次么?”


“所谓的投资商峰会……是我想的那样么?”


虽然他没明说自己想的是什么。


但姜武直接就点头了:


“没错。一群兜里有钱,想搞电影的人,接受好多导演、编剧、小公司经纪人的朝拜……”


“……”


许鑫瞬间无语。


姜武笑呵呵的喷出了一口烟气:


“就年前那一个来月,燕京城里各大会所,就跟疯了一样。投资商人挤人,编剧导演排排队,剧本就跟花姑娘一样。早上新打印的剧本拿过去,晚上拿回来时候都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


“……”


许鑫心说二哥您可真会用比喻。


可太特么形象了。


不过……


“那照理来讲,刁编剧的剧本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毕竟他也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


“当时来讲……确实如此。”


姜武虽然承认,但话里却透露着一股子无奈:


“但是吧……要我说,他这就是命。”


“啥意思?”


“年底呗。”


对着许鑫无奈耸肩。


许鑫恍然大悟……


“噢~”


可不。


过了元旦之后,虽然还有一个月才过年,但确确实实在一些人的概念里是“年底”了。


年底,公司的事情多。


别的不提,就连西影厂的三部电影,年前就制定好了方案,但宣布消息不也是今年开春么。


而见他懂了,姜武才继续说道:


“当时有好几个投资人都挺感兴趣的,甚至光我知道的,有几个好悬就要谈成了。不过这事儿也不怪人家,他要2000万的制作费用,高,肯定不高。


当时所有人都被你的成绩给冲昏头脑了,别说两千万,只要剧本没问题,三千万四千万也能做。可偏偏,他这个剧本打算自己导演……说起来,07年他也入围了戛纳,你有印象没?”


许鑫一愣。


接着便摇头:


“当时我自己都没来。杨蜜替我来的,我对那届戛纳没什么印象。”


“07年,他的《夜车》也入围了一种单元。但国内没上映……他其实要是有上映的电影,然后看下票房和投资比例,那都好说。但问题是他编剧资历是够,导演资历是真不行。他想导,投资商也不信任他。


本来嘛,这就是谈判,大不了缩减点预算,多走走人情,把导演的位置咋说也能拿下来。但恰巧这时候是年底,就约着开年在谈。结果……”


说到这,忽然,姜武脸色变得古怪了起来。


看着许鑫来了句:


“现在想想,是不是他和你们天生八字不合啊?”


“……?”


许鑫哭笑不得:


“二哥,您这一口接一口的锅往我头上扣,我担当不起啊。”


“我这还真不是扣锅,我问你,梁冰凝加入西影厂,你出了力的,对吧?”


“……嗯。”


这事没啥好瞒的,基本上娱乐圈里路人皆知。


不过……这和梁冰凝有啥关系?


很快,姜武解答了他的疑惑:


“开年,梁冰凝一部《观音山》……本来你的《山楂树》珠玉在前,大家估摸着《观音山》、《钢的琴》可是拿了一个影帝一个影后来的,就算不如你,肯定也不会太差对吧?结果……”


“您这话我可不同意了啊。”


许鑫翻了个白眼:


“《观音山》总成本也就三千左右,最后收尾是七千多快八千万的票房,哪怕不算大卖,至少也赚钱了。”


姜武也不反驳,只是反问道:


“那你觉着一年能出几部《观音山》?《钢的琴》呢?一年又能有几部?”


“……”


这下,许鑫不吭声了。


是啊。


都别提《山楂树》,这圈子里一年能有几部《观音山》?


接着,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姜武会主动“碰瓷”自己这边后,许鑫无语的问道:


“所以……这一盆冷水浇下来呗?”


姜武应了一声:


“没错,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树倒猢狲散……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托你们这三部电影的福,大家也看到了文艺片市场确确实实有起色。


但问题是……


这种起色,比起正常的类型片,风险还是太大了一些,明白这意思么?除非,这部戏要么是名导作品,要么是名角出演,否则,现阶段大家对市场前景的预估仍然不乐观。


风险不可控因素过多。


所以,现在的文艺片市场,抛开刚才我说这俩元素外,仍然还在小成本区间来转圈。老刁呢,上来就是两千万,这预算都够拍一部类型片了。


然后呢,他也不是什么名导……演员呢,要是有票房吸引力的人提前找到那还好说,可问题是他现在也找不着。又偏要坚持自己导演……你说吧,这有没有个好?”


“……”


听到这话,许鑫忽然有点同情起来这人了。


确实……


从二哥的话里听起来……


他有点惨啊。


从《山楂树》开始,自己身边的人就像是给他画了一个好大的饼。


然后呢……


一次又一次的把他给逗了……


这么说,还真是自己的“锅”?


想了想,他问道:


“这剧本二哥您看过么?”


“没。不过,老刁准备这个剧本好多年了,少说得有五六年。头两年他还带着去过鹿特丹,看过剧本的人都说不错。但……没办法。对名导来讲,两千万不算什么。可对没什么名气的导演而言,两千万已经可以拍类型片了,谁舍得砸两千万给你拍文艺片?当自己是王佳卫呢?去年好容易你带起来了个好时候。结果……”


“……”


不知道为啥,这位刁编剧的“惨状”让许鑫挺想乐的。


但乐出来肯定不合适。


而俩人聊天的功夫,一根烟也抽完了。


想了想,许鑫来了句:


“二哥,要不……你让他把剧本送到厂里去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