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工业巅峰


   “嘟嘟......喂,哥哥......大大大!大招!救!!救救救救救!”

   “......“

   听着电话里杨蜜的疯狂呼叫,许鑫满头黑线:

   “你小点声,孩子睡觉呢!”

   “在我爸那屋呢。你有啥事?我和8狗拆黑店呢。”

   “......没事了,你玩,我就和你说一声,我回酒店睡觉了。”

   “昂!我睡吧你挂了我买活tp!打!!!”看样子这局游戏挺激烈。

   许鑫无奈地挂断了电话。

   凭心而论,他觉得媳妇挺有时间管理大师那一套国际范的。

   该忙的时候专心致志地忙,该玩的时候天王老子来了也要等她打完这局游戏

   最关键的是她是那种玩什么都能钻进去的玩家。

   玩个《仙剑》,各种一周包二周目的在那扣攻略。

   玩个dota,说练哪个英雄,就会一直玩。

   他自己就不行。

   玩个单机游戏,开个修改器体验完剧情就算结束。

   压根没有二周目那一说。

   打个dota除了前期沉迷,现如今这阶段就是靠着那几个英雄吃老本。

   新英雄的技能甚至都不清楚。

   从这方面来讲,俩人还真的是两个极端。睡觉前,他又翻了翻手机新闻,打算看下《阿凡达》的票房咋样了。

   可刚打开娱乐板块,就看到了一条新闻:“《院线方呼吁:请大家理性排队,不要打架。》”

   ??

   点进去看了下,发现是转自燕京台的时事新闻的文稿。

   《阿凡达》从6号上映以来,多地出现一票难求的状况,甚至因为排队加塞引起的矛盾冲突每天都在上演。

   这篇新闻就是专门挑了几个例子,希望大家能回归理性的。

   《阿凡达》有3个月的上映时间,不用争抢,喜欢看的影迷都能看到。大家不要急于一时.....

   而其中文稿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如今寒假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了,有一位母亲约定了和孩子一起看电影。为了能买上票,不得不凌晨开始在电影院门口排队买票.....

   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万达院线的人的一段回应。

   回应主要内容是关于“imax荧幕”的问题。

   他们正在抓紧时间更新设备,保证让更多的影迷可以体验到3d—imax的极致画面体验。

   而关于imax的票价是否过高的问题,也给出了回应。

   《阿凡达》3d—imax的票价,是120块一张。

   这价格.....别说网友了。连许鑫看到这价格后都有些吃惊。

   120块一张票啊.

   普通场价格才30块、35块。

   像万达个别厅的椅子超级舒服的厅才45块

   钱一张票。

   imax竟然能卖到120....嗯?

   等等。

   许鑫看着发帖人的说明。

   他这张imax票,还不是正规座位,而是走廊通道上的“加座”!

   影院的正常座位价格普遍在150到180???

   虽然说物以稀为贵,可这价格是不是也太离谱了些?

   3d技术...

   这东西其实早在电影出现的初期就有了。真要说起来技术历史,它的出现,是1839年由英国人发明的一种立体眼镜技术。而被拿来拍电影也很早,学历史课的时候许鑫记得很清楚。

   922年,《爱情的力量》就是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

   不过那电影的片源已经丢失了,不知道内容讲述的是什么。

   但1952年的时候,美国有一部电影叫做《非洲历险记》,同样是用3d技术拍的。

   号称是:狮子在你腿边,美女在你怀里。这个营销口号当初吸引了许多人去电影院

   里观看。

   不过虽然技术出现得早,但同样也是因为技术原因,这种电影很容易让人的眼睛产生疲劳效果,观感产生不适。

   久而久之就没落了。

   而《阿凡达》这次重启了3d制作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拍摄画面却收获了一片好平

   导演的本能告诉许鑫.....接下来的时代,很有可能进入“3d”时代。

   而《阿凡达》如此火爆的原因,应该也在这里。

   身临其境的画面,《泰坦尼克号》的名导,以及从众效应.....让这部电影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

   他现在越来越迫不及待回燕京后去观看了。

   直觉告诉自己,应该能从这部电影里收获很多的启发。

   陆陆续续翻看了一会儿关于《阿凡达》的新闻,带着一肚子猜想,房间之中陷入了一片黑暗。

   9号下午,4点。

   上影集团办公大楼前

   薛海峰送许鑫出来后满眼遗憾:

   “许导这次来的也太匆忙了些,晚上的饭局都摆好了。”

   “哈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张导那边还在等我,世博会也很重要嘛。”

   听到许鑫的话,薛海峰点点头:“那倒也是,肯定是正事重要嘛。”

   “和薛总见一面不也是正事幺......这顿饭算我的,等回头咱们好好搓一顿。薛总也不能总请我,也得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嘛。”

   许鑫和他寒暄了两句,最后说道:

   “那我这次回去,就和厂里提一提。能撮合成这次的合作,是离不开咱们厂的大力支持的。以后咱们的合作肯定会更紧密才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薛总这边要是有什么需要用到我出力的地方,一定是义不容辞的。”

   “一样,许导要是需要我们的话,我们也肯定会鼎力支持。朋友嘛,互相帮衬着一直往前走。”

   “哈哈~”“哈哈哈~”

   聊了大概半根烟的功夫,许鑫辞别了他,开着车驶离了上影集团。

   而出了大门后,他就拨通了齐雷的电话。

   “喂,齐哥,上影厂这边,我谈妥了。”

   “什么条件?”

   “他们会再追加三千万。然后剩下的钱,咱厂、银都、还有我这边来看着出。那便可以开始接触王佳卫了。”

   “.....谈的这么顺利?”

   齐雷的声音里有些意外:

   “我以为他们会死揪着钱不撒手呢。”

   “那倒不至于。”

   回忆着下午和上影厂的人在会议室里聊的事情.....

   其实上影厂的人很直白。

   这部戏,肯定是赔钱了。

   他们不需要赔本赚吆喝,但许导既然很看好这个故事,那我们肯定是信任许导的。

   把许鑫的面子给的足足的。

   不过,有些话也不可避免地聊了出来。

   他们希望能加深一下和自己与妻子的合

   作。

   多方面的那种。

   显然,许鑫这5个亿的票房以及加一起也就五千来万的成本下的投资回报比,让他们把注也压到了自己身上。

   可能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一切和许鑫、杨蜜挨着的电影,都少不得他们的影子。

   但这是已经在许鑫预料之中的事情。

   他现在不管是拍的电影还是杨蜜演的电影,厂里肯定是要掺和的。

   银都那边也会有。

   而银都的份额,是从厂里那边走。

   上影厂走的就是双唯、逆风这边的份额了。

   多方投资,多方收益。

   说白了,还是共赢。

   这结果在许鑫看来是最圆满的。

   把这事儿说完后,齐雷那边应了一声:

   “那行,我一会儿找一趟田总,说一下这事。”

   “嗯,和田总说一下然后.....这个消息看什么时候放出去比较合适。”

   “等和王佳卫那边谈妥吧。制片人这块,你和他们怎么聊的?”

   “这一块他们倒不再追求了。毕竟也得顾及到咱厂和银都的面子。”

   “那这么一看,王佳卫的自由度还挺高的。”

   “但也不能由着他胡来...."

   “嗯.....那这样,我现在和田总去说这个事情,然后这几天银都的人会接触王佳卫,到时候包括咱们的人在内,肯定要凑到一起把这个事情重新说一下。投资、拍摄进度保障、制片人团队等等。一切尘埃落定,再把消息都放出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