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杏子与梨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体画精髓摘要(第2页)

 顾为经也不知道,

 这本艺术理论作品,是系统根据郎世宁的作品还原总结的。亦或是历史上艺术家郎世宁真的写下过技法心得,只是在不为外人所知的情况下,又亡佚于时间长河。

 朗世宁本人的具体绘画技法像是一个黑盒。

 文献中关于他的绘画特点记载很多——“场景宏大,笔法浑然,绘画细腻,无一败笔”云云。

 详细的画法却几乎没有记录。

 清代名臣大画家工部侍郎年希尧的回忆录中,提到过几句他曾经跟随朗世宁学过西洋重彩,受益匪浅。

 以及《清·起居录》中记载,乾隆曾命令,“再将内务府聪明秀气些小孩子挑六个,跟随(郎)世宁等学线稿画,此等画法颇见精细,让人耳目一新,不可失传。”

 后人这能找到这些只言片语的史料记载,让人遐想无限。

 顾为经深知系统这件奖励的珍贵。

 东夏历史上,专业的艺术类“教材”其实非常的少。

 着名的《画经》、《绘画六法》更多的时候,也只是一种宏观上的讲述美术哲学的文学着作,而非技法教学。

 想学真东西。

 要不然投个好胎。

 要不然,先跟老师做五六年、七八年端茶送水画童。然后再当个几年学徒,最后再考验考验人品,过五关斩六将,一个大画家一辈子能收五、六个入室真传弟子都算多的了。

 徒弟恨不得比儿子还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曹老收徒,会是震动画坛的大事。

 放在古代,这种士大夫阶层里的文宗、画宗收关门弟子,搞不好皇帝都会关注的。

 专门靠画画吃饭的宫廷画师,就更不愿意把看家的本事教给别人了。

 父传子,子传孙,世袭铁饭碗。

 只要手艺不丢,就饿不死。

 直到顾为经小时候学画,老爷子教他家传的国画技法的时候,就算不算多么高深,可连不干这一行的大伯都是不让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