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第840章 分歧(第2页)

 崔三论不满,说说苏玄明就得了,怎么还说顾南夕?

 她有哪一点做的不好,她做的超级完美!

 “你什么意思?南夕哪里不狠了?”

 超凶,超狠的!谁不怕她?

 玉郎冷哼:“对民众不够狠!”

 崔三论挑眉:“怎么?要学横征暴敛那一套?”

 “我不是那个意思。/$兰?兰÷|文*学? )?)免?d·费+{阅?t读-:”

 “那你说说,你是什么意思?”

 玉郎认真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你们在云州深耕多年,威望如日中天,云州百姓们对你们无不拜服,深信不疑。你们说,勤能致富,他们就会拼命地干。你们推出来的种种福利,他们会感恩戴德。”

 玉郎用手指指侯府门外:“你去看看京都,你们实行的各种政策是仁政,出发点是好的。但你们高估了京都百姓的自觉性,不,你们是高估了人性。不是每个地方都和云州一样的,懒惰,偷奸耍滑,贪小便宜才是人的本色。”

 京都每出一条政策,就会有一大批人绞尽脑汁去钻空子。

 然后,好好的一条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曲解的不像样。

 这是大周留下来的沉珂。

 崔三论有些恍惚,这样的情况,云州那边自然也有,但很少,比例非常小,不像京都这边,钻空子成风。

 “你有什么办法?”

 玉郎眸光闪闪:“三十三两白银。”

 崔三论:“嗯?”

 “在没有遭遇战乱,没有天灾人祸,物价平稳的情况下,普通一个家庭一年的收入大概是三十三两白银,而他们的支出在三十六两银子。每年的缺额是三两银子。”

 “如果遇到丰收年,官衙可以加大税赋,让他们的收支继续保持负债三两银子。”

 崔三论倒抽一口冷气:“这会导致?”

 玉郎笑了笑:“会导致人变得麻木,冷漠。他们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下一顿烦恼,不敢懒惰,只能拼命干活。”

 “他们没时间去思考,没精力去谋

反,他们会被拴在土地上,一辈接着一辈。”

 崔三论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玉郎:“你这是在人为地制造贫困状态。玉郎,南夕不会同意这么做的。你如果是带着这样的心态在为南夕办事,你迟早有一天会和她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