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北海游
第751章 卖老师卖得很开心(第3页)
顾南夕一愣,眼神茫然。
是刊登过,有什么问题吗?《三国演义》不是挺好的?里面对诸葛亮多夸赞啊!
应该没有冒犯到诸葛瑜吧?
韦孝之:“恩师认为,您在演义中过于神话孔明先生。”
顾南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韦孝之毫不犹豫的把气恩师给卖了:“实际上,恩师是觉得,您是在暗中讽刺他。诸葛瑜,诸葛亮加周瑜。您是在讽刺他有先祖的智慧,却有着周瑜一般的心胸。”
周瑜不是被气死了吗?
诸葛瑜认为,顾南夕是在借此讽刺他气量狭小。
顾南夕的表情都不知道如何摆了,这个锅怎么能自己背,分明都是罗贯中的错!
顾南夕的神情太难言,把韦孝之都逗笑了。
“大人,不慌。恩师虽然对您有点看法,但他对著书立作的热爱,犹如熊熊烈火。”
韦孝之提议,由云国公牵头,建一座可供天下寒士免费读书的万书楼,楼里的书全部采用活字印刷术的线装版本。
欢迎各个有名之士以及藏书大家,提供典藏书,让百花印刷厂复印之后,既可保证藏书不会战乱,水火而损坏失传,又可以让天下爱学之士,沐浴知识的光辉,一举熟得。
同时,《云州周报》也会随时刊登赠书者的名字和所赠书籍。
顾南夕的嘴巴越涨越大。
知识是要付费的,也是昂贵的。
自古以来,平民难出贵子的原因,就在于书籍贵且不怎么流通。
云州的活字印刷术,虽然把书籍价格打下来一些,但那都是大路货。
不少世家门阀的家族藏书馆里,有不少珍稀书籍,有的书连皇宫都没有。
韦孝之的目标不仅仅是各家的人才,更是直指各家的藏书。
一旦万书楼建成,都不需要顾南夕吆喝,天下学子将趋之若鹜,把云州视作朝圣之地。
韦孝之挨个点名:“卧龙书院,相州文家,蜀中郑家……”
搜刮吧,云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