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黄天暗涌(第2页)
此时,龟甲上原本殷红的血纹骤然迸射出耀眼的青光,瞬间照亮了整个地牢。光芒映照之下,地牢顶部那纵横交错的蛛网仿佛化作了一幅流转不息的星图,闪烁着迷离的光辉。与此同时,一阵苍老而熟悉的咳嗽声在武文彬耳畔悠悠响起——那正是他的师尊张角所独有的传音秘术!
“文彬吾徒……”虚空之中传来的声音似乎裹挟着巨鹿郡那特有的槐花香,让人闻之心醉神迷。只听张角继续说道:“龟甲所示之地,乃是冀州龙脉之所在。若要成事,需以三牲血祭北斗,方可借得天机之力……”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一阵刺耳的金铁交鸣之声打断。
原来,牢门外不知何时已经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只见马元义手持一把桃木剑,身形如同鬼魅般闪动。他手中的桃木剑上下翻飞,瞬间便将射向地牢的三支破甲箭一一斩落。而那些箭簇之上,竟然燃烧着幽幽的蓝色磷火,显然来者身份非同小可。仔细一看,这些人竟然都是来自洛阳司隶校尉麾下的夜枭卫!
面对这群强敌,武文彬毫不畏惧。他猛地一甩衣袖,七张雷符如同闪电般脱手而出。黄色的纸张在空中迅速结成一个北斗阵型,随着一声巨响,第二波箭雨在雷光闪耀之间被炸成了漫天齑粉,纷纷扬扬地洒落一地。
“将军快走!”伴随着这一声高呼,只见马元义面色凝重,毫不犹豫地咬破舌尖,猛然喷出一口本命精血。刹那间,他手中的桃木剑仿佛受到神秘力量的召唤,骤然暴涨至三尺有余,闪烁着耀眼的红光,宛如一把燃烧的火炬。
与此同时,二十名黄巾力士整齐划一地齐声诵念起《太平经》中的“苍天已死”篇章。他们的声音低沉而雄浑,如同滚滚雷鸣一般,在狭窄的甬道内回荡不息。令人惊奇的是,随着诵经声越来越响亮,那声波竟然逐渐凝聚成一面实质化的铜墙,牢牢地挡在了前方,将敌人的攻击尽数阻隔在外。
就在此时,武文彬眼疾手快,迅速抓起地上的龟甲,纵身一跃便登上了地牢的天窗。然而,就在他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眼角余光忽然瞥见刺史府西阁楼顶上蹲着一个身影。那个黑影头戴青铜傩面,让人无法看清其真实面容,但从其腰间玉带上清晰可辨的“阳球”二字,可以断定此人乃是司隶校尉的亲信无疑。
武文彬心中一惊,脑海中瞬间闪过史书中关于阳球的记载。据史书记载,这位酷吏将于明年命丧于十常侍之手。但此时此刻,那柄淬毒的鱼肠剑已然如闪电般破空而至,带着凌厉的杀意直逼武文彬而来。
生死关头,武文彬来不及多想,口中急念《太平要术》中的水遁诀:“坎离易位!”话音未落,他的身形瞬间化作一摊血水,以惊人的速度渗入到屋顶的瓦缝之中。待到再次现身之时,他已经出现在了百步之外的钟鼓楼上。
然而,当武文彬低头查看怀中的龟甲时,却发现上面不知何时多出了一道细微的裂纹。透过那道裂纹,隐约可以看到里面正蜷缩着一条小巧玲珑的青铜小蛇。这条青铜小蛇栩栩如生,身上的鳞片闪耀着淡淡的光芒,显然并非凡物——它便是传说中冀州龙脉的具象化形态。
戌时二刻,夜幕笼罩下的邺县城隍庙显得格外阴森寂静。寒风呼啸着卷过,漫天飞雪纷纷扬扬地洒落,仿佛给这座古老的庙宇披上了一层银装素裹的面纱。
就在这时,一只小巧玲珑的纸鹤如灵动的精灵般穿过重重飞雪,轻盈地落在城隍庙内的供桌上。纸鹤的翅尖处用鲜艳的朱砂书写着四个小字:“子时焚香”。
站在供桌旁的武文彬见状,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三根珍贵的紫檀香,轻轻地插入龟甲上的一道细微裂缝之中。刹那间,一缕缕青色烟雾袅袅升起,在空中缓缓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影,竟然是张角的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