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帝薨(第2页)

 至于太后东适汝,她连哭几日,眼眶泛红未退,脸上憔悴难掩,连同明渊说话的声音都哑得厉害。

 她哭成这样明渊倒也理解。

 东适汝是临烨年少的结发妻,十四岁刚及笄便嫁给临烨。

 两人携手共度近五十载,除了长子临清和小女儿临璃,中间还有三个儿子。

 现今临烨先一步离她而去,东适汝心底定是不好受。

 明渊怕她撑不住真哭晕过去,劝道:“太后,节哀,太上皇定是不愿见到你这般。”

 东适汝让侍女递来帕子,擦了擦几乎流干的泪,哑声道:“国师,哀家心意已决,要为他殉葬,一同入皇陵,往后还望国师.....”

 话没说完,一众侍女纷纷跪下,齐声道:“太后三思啊。”

 明渊没想到东适汝叫自己来竟是要搞这出。

 他稍稍弯腰行礼,好声好气地劝说起来。

 事实证明,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明渊曾经劝不动临烨,今日也劝不动东适汝。

 她铁了心要为临烨殉葬,叫明渊过来便是要嘱托后事。

 明渊无可奈何,只得点头一一应下。

 侯涅生全程站在窗边背对众人覆手而立,维持神使一贯冷傲矜贵的神秘形象。

 可同明渊离开时,他破例睁眼看了下以手帕掩面的太后东适汝。

 又过两日,他们启程回皇都,此间路途遥远,只得由皇城派来的动物型鸟类异能者载他们走。

 因载了临烨的棺柩,随行的人数也不少,队伍的速度快不了,花了七日才回到皇城。

 临清已在皇宫等候多时,先安慰东适汝一阵才召见明渊。

 明渊身为大临国师,建朝皇帝殒命,他需要忙的事情不比临清少。

 两人商量到夜半还未结束,明渊只得和侯涅生在皇城暂时住下。

 翌日,临清下朝后去劝东适汝收回殉葬的念头,劝到下午还是劝不动便派人去叫临璃来陪她聊天。

 待临璃来了,他回到御书房同明渊继续商议昭告和出殡的具体事宜,不少朝中重臣也在其中。

 期间,临清见侯涅生从始至终都站在窗前旁听,当即吩咐他去太后身边盯着,以防不测。

 有庭芜居的经历在,侯涅生不觉得同临璃相处是件困难的事。

 何况小郡主现今一颗心全拴在太后身上,反倒不再顾及站在窗前的神使。

 两人在皇宫连住三日,所有事宜敲定完毕。

 五日后正式行悼念仪式。

 明渊住不惯皇宫,要同侯涅生回启神殿,临走前又去找了临璃,问她是否要一起离开。

 小郡主突然没了父皇,自是不愿再失去母后,要陪在她身边直到临烨入葬。

 明渊没再劝她,同侯涅生先行回到启神殿。

 是夜,明渊躺在侯涅生怀中,想着接下来的种种仪式。

 别的还好说,只有太后要殉葬这事让人头疼。

 谁都劝不动东适汝,即使是她最疼爱的小女儿临璃。

 明渊不知该感叹她情深,还是烦恼她执拗。

 这时,侯涅生低声道:“主人,临烨是东适汝杀的。”

 明渊僵了下,问:“侯涅生,还有谁知道此事?”

 “没了。”侯涅生回道,“这事是我从东适汝身上感受到的。”

 明渊松了口气,没人知道便好。

 可他同样也多了个疑惑,东适汝为何要杀临烨。

 五日很快过去,悼念仪式先行开始。

 宫廷内设好灵堂,供奉临烨的灵柩摆在其中,朝中文武百官、各地官员.....能赶来的都过来向这位开朝帝王行礼献花。

 明渊身为国师行礼献花结束便可离开。

 可侯涅生作为神使,要同薄奚锦聿等神司镇守灵堂,直至悼念仪式结束。

 大临国土辽阔,前来悼念的官员也多,这场悼念仪式要行三日。

 明渊没在皇城等侯涅生,先行独自回了启神殿。

 谁料悼念仪式第三日,太后东适汝以送临璃回来的借口来到启神殿。

 她亲自送临璃回到女官寝居,又要明渊陪着四处走走。

 走在中殿庭院间的长廊上,东适汝见前方不远处有个小亭子,道:“国师,那亭子正巧空着,陪哀家过去坐坐吧。”

 拓跋宇有神司的身份,可到底是北狄质子,大临帝王的灵堂他守不得,更不可能去悼念。

 此刻,他就坐在那亭中赏花饮酒,不过卡在东适汝的视线死角,加之绿植遮掩才让她觉得亭中无人。

 拓跋宇到听太后要过来,当即拿着酒坛和酒碗消失不见,非常自觉地给两人腾出地方。

 北狄人喜酒,拓跋宇也是如此,不过许是中原混血,除了酒,他还会煮壶茶放在桌上备着。

 明渊来到亭子边,看到桌上的茶壶便知拓跋宇刚在这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适汝不知道这点,只当是国师料事如神,眸中划过一抹暗色,又带了些许哀伤。

 她同明渊坐到亭子里,喝茶、赏花、闲聊半晌,放下茶盏,平静道:“国师,是我杀了他。”

 明渊早已从侯涅生那知道此事,故而面上神情未变。

 东适汝用平静的语调再次陈述道:“国师,我杀了我的丈夫,杀了当今圣上的父皇,杀了大临的开朝君临烨。”

 明渊拿不准东适汝的态度,端着高深的国师架子悠哉喝了口茶,淡淡问道:“太后,何故同臣坦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