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蜀中行(第2页)

 值得一说的是,现在73年国内的航空系统也大变样了。

 因为从歼7、歼8开始,国内的军用飞机走上了独立自主的设计和生产路线,同时歼7、歼8的战绩也在国际上面引起了轩然大波,因此,不少没有设计生产能力的中小型国家,向华夏求购准三代战斗机。

 当时,正值上面主动开展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上面跟军方一合计,现在国内战斗机都已经发展到歼12和歼13,运输机发展到了运9和运10,轰炸机发展到轰7和轰8,直升机也发展到了直10直11直12了,完全能够把以前设计的一些准三代各式飞机往外出售一些了。

 当然,旧型飞机就不能让奉天联合体来了,奉天联合体现在的任务实在太多了,排期都排满了,根本没有空闲的生产力来生产外贸飞机,国内的用量就完全让奉天联合体吃撑了,因此,这个外贸任务就落在了锦城联合体,也就是原来的成飞身上了。

 锦城联合体在71年底就已经完全改造好了生产线,并且已经把所有配套厂家的技术升级完成了,就差一声令下开始大笔的赚票子了,不过,这个命令虽然是上面下,但是还需要专家来确认一下锦城联合体的生产能力,别到时候人家其他国家定钱都下了,这面锦城拿不出现货就太丢人了。

 这个专家就是唐忠国,毕竟,国内航空系统的升级完全就是唐忠国主导的,虽然他现在还是挂着奉天联合体的顾问职位,但实际上他已经在三机部里面话语权非常重了,现在三机部的宋部长都经常会询问唐忠国对国内航空工业的发展意见,要知道,只要听了唐忠国的话,三机部还没有吃过亏的时候。

 包括特殊时期,宋部长听取唐忠国的意见,第一时间对航空系统内部所有联合体进行内部军管,这才没有发生大乱子,其他机械工业部军管慢了一步,导致很多武器装备的生产都受了影响,要不是,最后成功拉入了军方,成功军管了内部的大型联合体和工厂,否则安南那边的武器消耗都满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