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闲王悟途
第1844章 最终达成协议(第2页)
要是真的能够弄到大唐的武器铠甲装配新罗军,战胜百济也不是不可能。
“那就多谢纪王殿下,我们买了。
关于粮食之事,不知道纪王殿下需要多久可以运到新罗?”
最终金春秋下定决定,就算贵一点也无妨,终于被灭国了要好。
“这个随时都可以开始准备,慢则三个月,快则两个月就可以抵达新罗。
若是新罗愿意价格翻倍,一个月抵达也不是不可能。”李慎笑着回答。
“三个月,这么快?”李慎的话再次把他们惊呆了,
刚刚还说什么半年,一年的,如今竟然最快两个月就可以。
价格翻倍,一个月就能到?真是见钱眼开,钱可通神啊,用神仙运粮么?
“那个,两个多月我们新罗还是能够坚持的住的,就不用一个月了。
那还请纪王殿下尽快安排,我也会写一封书信回国,让女王事先做好安排。”
金春秋回道,一百二十文一斗,就为了快一个月,他感觉用不到。
而且他也感觉纪王也做不到。收购,运输,还有海运,怎么可能一个月就到。
李慎见此也不劝说,他知道新罗不会加价,若是真的加价他也不怕。
实在不行就运输辽东道的粮食,直接派大军押送,借道百济,直插新罗。
一个月内肯定能够送到,一百二十文一斗米,拿出六十文贿赂他老爹,
大军护送也不是问题。至于辽东,他在慢慢运输粮食过去就是了。
不过既然他们不需要,李慎也不强求,
“好,那既然如此,我们就签一份契约,以免以后为此伤了感情。”
李慎对着石头吩咐一声,没一会功夫,石头就让下人搬进来一个大桌子,还有笔墨纸砚。
对于签署契约,金春秋也没有意见,又不是捐赠,买卖签署契约也正常。
李慎吩咐王玄策执笔,写下契约,并且一式两份。
双方都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要求。
比如新罗坊要求以大米为主,金春秋知道大米价格更高一些。
不过这正中李慎下怀,南方种植的都是多季水稻,至少两季,所以大米库存居多。
“纪王殿下,这个是什么意思?”
当金春秋听到李慎要求,两年偿还不上货款,需要用新罗国内的矿产抵债时,有些皱眉问道。
“那就多谢纪王殿下,我们买了。
关于粮食之事,不知道纪王殿下需要多久可以运到新罗?”
最终金春秋下定决定,就算贵一点也无妨,终于被灭国了要好。
“这个随时都可以开始准备,慢则三个月,快则两个月就可以抵达新罗。
若是新罗愿意价格翻倍,一个月抵达也不是不可能。”李慎笑着回答。
“三个月,这么快?”李慎的话再次把他们惊呆了,
刚刚还说什么半年,一年的,如今竟然最快两个月就可以。
价格翻倍,一个月就能到?真是见钱眼开,钱可通神啊,用神仙运粮么?
“那个,两个多月我们新罗还是能够坚持的住的,就不用一个月了。
那还请纪王殿下尽快安排,我也会写一封书信回国,让女王事先做好安排。”
金春秋回道,一百二十文一斗,就为了快一个月,他感觉用不到。
而且他也感觉纪王也做不到。收购,运输,还有海运,怎么可能一个月就到。
李慎见此也不劝说,他知道新罗不会加价,若是真的加价他也不怕。
实在不行就运输辽东道的粮食,直接派大军押送,借道百济,直插新罗。
一个月内肯定能够送到,一百二十文一斗米,拿出六十文贿赂他老爹,
大军护送也不是问题。至于辽东,他在慢慢运输粮食过去就是了。
不过既然他们不需要,李慎也不强求,
“好,那既然如此,我们就签一份契约,以免以后为此伤了感情。”
李慎对着石头吩咐一声,没一会功夫,石头就让下人搬进来一个大桌子,还有笔墨纸砚。
对于签署契约,金春秋也没有意见,又不是捐赠,买卖签署契约也正常。
李慎吩咐王玄策执笔,写下契约,并且一式两份。
双方都发表了一下自己的要求。
比如新罗坊要求以大米为主,金春秋知道大米价格更高一些。
不过这正中李慎下怀,南方种植的都是多季水稻,至少两季,所以大米库存居多。
“纪王殿下,这个是什么意思?”
当金春秋听到李慎要求,两年偿还不上货款,需要用新罗国内的矿产抵债时,有些皱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