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下乡知青要造反(14)(第2页)

 这是多数农民的心里话。

 苏毓继续道:“国家也一直想普法,但是村子里人连字都不认识,干了一天的活,累的够呛,谁还想学东西?所以农村一直都是法律的盲区。”

 普及法律每年都有,可是,农民谁有那个心思听?

 刘虹想到了什么:“按照法律,那六家人不请自来,还大肆破坏,穆家损失的金额不算小,只要穆家再说丢了钱,那六家就是入室抢劫,还是合谋作案,这案子可大可小。”

 要是在城市,这是要判刑的,更甚者,会被举报,她在的城市发生过两家斗殴被游街的事情。

 苏毓道:“不止,我看今天有个公安,像是外地来的,而且还很年轻,谈吐不凡。”

 更像是大家族的孩子来历练的感觉。

 刘虹懂了:“年轻的公安,应该是刚刚到的基层,还富有一腔正义,外地来的,弄不清楚这里情况,会更加富有正义感,他要是较真,大队长可有的忙了。”

 大队长与镇上的公安和知青点都有勾结,她是知道的。

 知青去知青点告状,知青点不过是明面上安抚,转眼就会跟大队上通气。

 镇上的公安在他们报案后,会过来敲打他们,因为浪费公安精力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么多年来,也只是通气和敲打,真闹出人命来,他们也兜不住,所以大队上不敢太过分。

 这次公安要是不给面子,这件事情就会闹大,一个人出点什么事情,立刻就能传遍村子。

 这个村子还有别村的闺女嫁过来的,娘家村很快就会知道,相当于别的村子全知道了。

 就算这件事情当做普通纠纷解决了,大队长的面子可就没有了,影响很大,先进村别想评,还会被别的村子当做笑柄,随时会嘲笑。

 苏毓竖个大拇指:“刘姐真聪明。”

 不愧是来了这里最久的知青,年龄大了阅历就是足。

 相比这几个今年新来的,还有前两年才来的,都在当八卦听。

 刘虹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也是见得多了,才知道一些。”

 她算什么聪明,不过是比别人多了几年阅历,因为遭受的不公平多了些,就懂了。

 苏毓突然问道:“下乡的知青嫁给村子里人还回过咱们知青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