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下乡知青要造反(7)(第2页)

 穆大嫂有些不甘愿:“你侄子还在长身体……”

 大人可以不吃,但是孩子还小,家里鸡最多下两个鸡蛋,她还是想为儿子争取一个。

 苏毓看向穆母:“你不是当家做主的人吗,你怎么说?”

 跟一个拎不清的说什么,她直接找她顶头上司。

 穆母有些讨好:“没问题,我们能做到每天两个鸡蛋,至于其他的……”

 一天七个工分,她的老腰真的受不了,尤其是,家里的活老二媳妇肯定不会干,还得是她和大儿媳。

 她就是再想压榨大儿媳,也不能太狠了,不然大儿媳也会造反。

 苏毓道:“我嫁到你们家是来享福的,不是来听你们叨叨的,谁要是少一个工分,谁就给我滚出去。”

 穆家没有一个好东西,穆母不用说,婆媳是天敌,千百年来的矛盾,老天爷都解决不了。

 穆父也不用说,屁本事没有,还爱在儿子面前作威作福,典型的无能了一辈子的人,在做了父亲尝到了权利的滋味。

 明明是一个普通的庄稼人,还跟别人学讲面子,面子能值几个钱?这东西没钱,挂到脸上,也没有人看得起。

 穆大哥老实本分,是个人人夸赞的老实人。

 但是老实人,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好欺负,在外面像个孙子,对谁都不敢大声,到了家里,只能拿媳妇出气。

 毕竟在村子里长大,某些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就算自己烂在了泥里,媳妇再优秀,在媳妇面前都是有优越感的。

 默认媳妇不过是自己的附属,是自己的财产,是可以随意打骂的对象。

 至于穆大嫂,说实话,她们倒是没有什么仇,只不过是封建思想下的受害者罢了。

 重男轻女,被婆家全家联合起来打压的唯唯诺诺,孝敬公婆,伺候丈夫,把儿子当祖宗供着。

 生了女儿,婆婆一句不养丫头片子,连反抗一下都没有,直接把孩子送人。

 原主被欺负的时候,她选择了袖手旁观,这点无可厚非,谁也说不出来什么,既然没有交情,就不要妄想打感情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