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键盘战斗家
第215章 找上门(第3页)
冯庸肯定是回不去的,冯庸一回去,大同又回到了冯庸手里,不是张文锦可以应对。京营里真正能打仗的只有东军,东军已经分了部分到九边,朝廷又在压制朱伟,如果让朱伟出镇大同,等于前功尽弃。
至于其他边军也能调,可张吉甫的以文制武之策也失败了,至少要拖延个几年。
张吉甫当然不会愿意,为了他的目的,放眼四周,也就唯独自己了。有两三千人马,但只是个游击将军,还能打仗,所以让自己回大同,解决关外的危机,对朝廷是最有利,也最符合张吉甫需求。
张吉甫知道王信是个聪明人,言语上骗不住他,也没打算骗他。
“平定大同关外叛乱,将功补过,朝廷还会同意在大同分立一路,任命你为参将率领此路。”张吉甫解释道:“你太年轻了,给不了你总兵。”
率领一路,虽然不是总兵,实际上已经是总兵,只是没有总兵之名而已。
张吉甫这样的安排才是老成之举,避免日后对有功之士升无可升,王信并无不满,不过王信更看重的是别的事,“兵部压制我属下功劳之事,阁老怎么说”
张吉甫痛快承诺:“一并升之。”
王信笑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就有纷争,所谓时势造英雄,全赖同行衬托。
阉党的崛起,是因为东林党在辽东对后金的无能。
大清的成功,是晚明的失败。
同样的道理,文官要是真有本事把大同治理好,那还有自己什么事自己当然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乖乖接受以文制武。
王信心里暗叹,果然友商是傻逼,自己能稳如泰山,全靠同行衬托,倒不是自己真的比谁厉害。
见王信没有反对,竟然痛快答应,张吉甫不但没有高兴,端起茶杯默默的喝茶,心里头不禁嘀咕,此子实在是沉得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