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算计(第2页)
如那冯庸,他安排的人进京城,不光递交奏疏,还送礼到恩师府上。自己要做的就是打压冯庸,甚至消灭冯庸,换上让太上皇放心的人。
至于为何不让别人去做,而是让自己来做。
因为太上皇不能委屈了恩师,特别是如今的局势,要让天下人看见,成为太上皇的心腹,不光能荣华富贵一辈子,还能后继有人。
太上皇见两师徒如此配合,也没有了话说,“且看着吧,总不能只听冯胖子的话,朕也是想听听王信那小子怎么说。”
周道丰一脸平静,明白王信日后送来京城的奏疏内容才是关键。
至于王信能不能送来奏疏,如果不能,又或者写的不够好,那就没必要再提此人。朝廷需要的是能为朝廷解决麻烦的人,而不是制造麻烦的人。
冯庸已经成为了麻烦,可麻烦终归只是麻烦,冯庸做事还是有底线,如太上皇所言,比起那帮子不交税的大户们,冯庸至少算是大周的臣子。
所以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麻烦,引出一个更大的麻烦,甚至引发祸乱出来。
张吉甫却在想着王信,王信此人的本事,庸人是看不见的,毕竟太平盛世里,人情关系才是第一,至于才能,有才能算什么,先学会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做得好才行,才是真正的人才。
果然如恩师所言,一切都瞒不过太上皇。
那么自己的心思呢,太上皇应该也知道吧,可太上皇并没有表明态度,说明太上皇不拒绝。 想通了一些事,张吉甫才说道:“以冯庸的性格,臣担心他会继续出手。”
“你盯着吧。”
太上皇又乏了,也没别的事,遂闭上了眼睛。戴权见状,命人抬着躺椅回去,周道丰和张吉甫告退,张吉甫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别看,做你的事。”
“弟子担心时间不够。”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周道丰边走边淡然道:“老天的事,不是凡人操心的。”
张吉甫颔首,不再回头观望。
至于两支周军在关外自相残杀的事,关外多少部落受到牵连,张吉甫没在意,恩师也没在意,太上皇也没提。
当年广东民乱,最后调广西狼兵,好不容易平了民乱,因为地方官府“无力”供养粮饷,狼兵劫掠了一路,也就御史弹劾了几本奏疏。
还有辽东的东安郡王,十年前,好几个将领出关全军覆没,大军被灭的干净利落,最近几年倒是安生了,因为辽东上下谁还敢违背东安郡王啊。
大同的事并不稀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更听话。
朝廷没有秘密,奏疏经运转司到内阁,又有冯庸的人在京城走动,没几日的功夫,消息就传开了,有能力的人就知道了,没能力的人不知道的事多了去。
朱伟是京营东军提督,京营第一人,多少人向他送消息通人情。
王子腾收到消息已经是第三天,得知后大喜过望,控制不住的大笑:“哈哈哈,冯胖子,你也有今天。”